三年级下《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宜然****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背诵这首诗,能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二.学习重点及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抄好古诗的黑板一、课前谈话我们中国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你读过哪些?和大家说说二、揭题,比较,读好诗。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古诗两首》。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指名读。正音:烛(zhu),应(yīng)悔齐读,你发现了什么?1.每行的字数相同。是的,每行7个字也叫七言诗。七言诗在朗读时是二二三的节奏,(课件出示,指名读)你能像这样给《嫦娥》这首诗也标上节奏号读一读吗?男女生读。2.每首诗里都有一个神话传说。一个是《牛郎织女》,一个是《嫦娥奔月》。还真是,古诗里有写到神话故事的内容,我们是头一次遇到。三、学习《乞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乞巧》1.乞字怎么记?吃-口,对,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折往左斜。书空2.乞巧是什么?读一读资料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交流:①乞巧是个节日。(是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夕节)②传说……向织女乞取智巧。(你知道织女吗?)生介绍织女。小结:织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栩栩如生,她织的花,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像活了一样!乞巧原来是人间的女子向织女乞取智巧。③乞巧的方式很多。对月穿针,正午观影乞巧节的习俗真有意思,我们来读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交流:1.体会想象丰富在七夕节的晚上,牛郎织女相会了。(从哪儿读懂的?)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从哪里读出是七夕节的晚上?(七夕今宵,)噢,宵就是晚上。这句诗里还有一个霄,他们俩读音相同,长得也很像,怎么把他们分清楚?辨析:霄-宵宵:宝盖头表示屋子,晚上人们都在家中睡觉。霄:雨从天上来,霄表示天空。碧霄就是碧蓝碧蓝的天空。扩词:云霄、九霄云外(在书上写一写)七夕节的晚上,我们抬头仰望,你看到了什么?碧蓝的天空,闪烁的星星,美丽的银河……(多么美的画面,读一读)看着看着,你想到了什么?生: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会了。(你的想象真丰富)你们知道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吗?说说。真感人,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个河就是(银河),桥就是(鹊桥)。补充板书。齐读,小结:七夕节的晚上,诗人望着碧蓝的天空,想到了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情景,象真丰富。2.体会心愿美好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读懂了什么?a乞巧的女子多,(家家)b女子的心愿多,(穿尽、几万条)是啊,家家户户的女孩们都在月下穿红丝,一条又一条,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的穿啊穿,为什么?生:她们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灵巧的手。是的,乞手巧,还乞取什么?出示《乞巧歌》,拍手唱,交流乞取什么。小结:一根红丝就是一个愿望,穿尽红丝几万条,原来她们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啊(补充板书:愿望美好)四、背诵、拓展1.齐读,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2.拓展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嫦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屏、烛、晓、偷”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中秋节,我们欣赏着皎洁的`月亮,相信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学生说。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3.揭题。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学生汇报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3.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