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doc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改革与发展设想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依据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订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一、“十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为山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山东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和定位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逐步显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逐步形成。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的去、留的住、用的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订单式培养逐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重视国家推进的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双证书制推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立,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职业能力教学体系,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大,促进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山东省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战略决定,并把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集中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已达69所,全省高职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比例及高职计划招生比例均超过50%,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保证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增加教学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教学经费都有大幅度的增长,高职院校的占地面积增长了近4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职院校教师总量、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都有较大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山东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初步形成了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活力的专业类群。各高校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合、转、减、分”对专业结构不断进行整合。根据“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三个经济亮点、七个重点产业链、十大支柱产业”,以及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的需要,积极开设适应性强、社会紧缺的专业,专业结构基本适应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职院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主线,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为突破口,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涌现出一批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院校、专业和课程。“十百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高职院校中,国家级示范专业达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示范专业87个,省级精品课程110门,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4个,省级教学改革成果成效明显。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逐年提高,高职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高职院校还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办学资源,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及其它职业培训,积极为地方培训高技能人才和新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市级政府充分发挥统筹作用,行业、企业和个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从而增强了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多数院校建立了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监控。对全省24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从而对改善办学条件、明确办学思路和定位、规范教学管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各高职院校初步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注重学风和师德建设,建立了内部运行、分配和人事聘任等新机制,部分院校实行了干部竞争上岗、职工考核等级与聘任挂钩等措施,高职教育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虽然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基础非常薄弱,发展时间很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投入不足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尚未成熟,教学改革仍需加大力度;产学研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高职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五”期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