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与自然辩证法【最新】.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性假设与自然辩证法【最新】.doc

人性假设与自然辩证法【最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性假设与自然辩证法【最新】(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人性假设与自然辩证法张星标(405504208177)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的开头四句,但我们也听说过“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性本善之说主要是起源于孔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孟德仁义学说在由宋代的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和朱熹发扬光大,对整个中华名族传统道德观的建构影响极大。性本恶的提出者主要是荀况,“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性”是人的生理欲望,人为一己之私利而相互争斗,所谓恶性是人皆有之,人之为善充其量也不过是性恶的一种表现形式。战国思想家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战国思想家告不害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性无善无不恶,性犹湍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他认为,人性即人的生理本能,是人人都有的生理需求,本无所谓善恶,其善恶的分化完全取决于人的后天行为。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他认为人性未善,教而后善。他把人性分为三品,上品之性有善而无恶,中品之性一般所谓之性,下品之性有恶无善。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自然辩证法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要学会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辨证的看待问题。单从全面的角度来说,人性是善是恶就有四中分法,在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前分别对这四种讨论可以做到广开言路,百花齐放的效果。孔孟用来说明人性本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是用了诡辩的手法,如果你承认他前两句是对的,那么厚两句也自然水到渠成,而前两句什么也没表达,其实就是“人性本善”命题本身,所以我们要善用自然辩证法来揭示这种诡辩的手段。综合的看五种人性假设,其中包含自然辩证法的发展的思想。“性本恶”假设提出了存在性还可以存在本恶的说法,较单纯的性本善有一定得历史进步性。而“人性有善又恶”假设强调“养”即教育在善恶变化中的作用,这较之前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人性无善无恶”假设试图从辩证法的角度对人性问题给与界定。“性三品”假设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假设进行批评继承,这和马克思批评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类似。2、经济管理的人性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开篇就是关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主要认为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即人都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以不择手段。“经济人”假设,强调经济诱惑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凸显人的本性中的“恶性”与“被控制”。管理学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主要认为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某一群体的一员和有归属感的社会人;人不单有物质的需求,还有社交,归属,情感等社会心理需求;在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成员影响很大。马斯洛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且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该理论把需求按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0世纪美国行为科学家沙因(E.H.Stein)在综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需求不同;人的动机是他原来的动机和组织交互作用的结果。与“经济人”假设相比,“社会人”假设在某种意义上开始“发现”人,把人和机器设备区别开,开始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并努力从多方面考察人。这和自然辩证法的人是有能动性相符,人不单是追求利益最大大,还具备主观能动性。这种对人性的假设比“经济人”进了一大步,不仅从社会层面来理解人,而且指出人除了受到自身理性因素影响,也会受非理性因素的制约。“自我实现人”假设是从人的心理层面入手,是“社会人”假设的继续和发展。“复杂人”假设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比如它强调不同的人在不同地点时间的需求是不同的。3、佛教和基督教的人性假设最近跟宿舍一基督徒讨论佛教和基督教关于人性的假设。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就是说人是一生下来就有罪。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和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个人今生所犯得罪”。在我追问为什么人一生下来就有罪的基础上,室友叫我去看摩西十诫。能解释人有罪的摩西十诫:“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予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第六条:不可杀人”,“第七条:不可奸淫”,“第八条:不可偷盗”,“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第十条:不可贪念人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