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镇静催眠药分类镇静催眠药的发展历程镇静催眠药的发展历程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的代表品种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治疗失眠症时,对于入睡困难者宜用血药浓度峰值出现较早的药物,如艾司唑仑、替马西泮和三唑仑;对于睡眠浅而频繁醒转者则以血药浓度峰值出现较迟的药物,如氟西泮和硝西泮为宜。阿普唑仑、地西泮、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小发作。唑仑类苯二氮卓药物艾司唑仑(estazolam)国内使用非常广泛的镇静催眠药,商品名:舒乐安定®。血峰时间为1-2h,半衰期为2h。剂型:1mg和2mg片剂。结构和作用类似的同类药物尚有阿普唑仑和三唑仑。米达唑仑(midazolam)苯二氮卓类的评价苯二氮卓类的评价杂环类(HeterocyclicSedative-Hypnotics)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具有与苯二氮卓类相当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它们选择性作用于ω1受体,避免了苯二氮卓类对于认知、运动和记忆等功能的损害。它们共同的药动学特点是消除半衰期短,催眠作用持续时间有限。因此,残留效应弱,对翌日状态的负面影响小。佐匹克隆(zopiclone)Zimovane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研究酒石酸唑吡坦(zolpidemtartrate)Wyeth-Ambiem,Synthelabo-Stilnox唑吡坦属于咪唑并吡啶(imidazopyridine)化学结构类型。本品选择性地结合ω1受体,反映在动物试验中,本品的肌松和抗癫痫作用弱。在为期35天的对照临床试验中,本品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和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并可维持深度(3和4级)睡眠。药动学扎来普隆(zaleplon)Wyeth公司-Sonata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试验艾佐匹克隆(eszopiclone)手性转化口服后被迅速吸收,消除半衰期约为5h,这些药动学特性有利于快速诱导睡眠和维持夜间睡眠,并且避免翌日残留效应。口服2.5mg后的各项药动学参数Cmax、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t1/2均与口服佐匹克隆5mg相当。一项为期12个月的临床研究中,缓解一系列失眠症状,未见疗效下降和耐药性出现。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味觉异常。印第普隆(indiplon)药效学和药动学新型镇静催眠药的研究进展ramelteon(TAK-375)25构效关系研究焦虑障碍5种主要类型抗焦虑药的发展历程抗焦虑药的发展历程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Benzodiazepines)主要的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GAD,具有有效率高和起效迅速的特点。相比需要数周方能见效的MAOIs、TCAs和SSRIs,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尚对其他焦虑障碍有效。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被批准用于PD的治疗。氯硝西泮治疗SAD有效。苯二氮卓类对OCD和PTSD的疗效有限。苯二氮卓类虽然抗焦虑疗效确切,但其固有的安全性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长期使用后产生依赖性和撤药反应的隐患,使得现在倾向于将苯二氮卓类主要用于焦虑障碍的短期治疗。5-羟色胺能抗焦虑药(SerotonergicAnxiolytics)丁螺环酮(buspirone)丁螺环酮的发现药效学药动学坦度螺酮(tandospirone)设计思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焦虑症SSRIs安全性高于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而且考虑到焦虑症常与抑郁症并发,而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和丁螺环酮对抑郁症无效,因此,兼治抑郁症和焦虑症的SSRIs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抗焦虑药,在临床上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SSRIs已经是治疗OCD、PD、SAD和PTSD的一线药物。帕罗西汀的适应症涵盖全部5种主要焦虑障碍。SSRIs的主要缺陷在于起效缓慢,可通过短期加用苯二氮卓类加以弥补。此外,抗抑郁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文拉法辛(venlafaxine)也已获准用于治疗GAD。开发中的抗焦虑药GABAA/苯二氮卓受体配体帕戈克隆(pagoclone)帕戈克隆与佐匹克隆同属环吡咯酮结构。对GABAA/苯二氮卓受体具有高亲合力(IC50为0.4nM),表现为部分激动剂,但对各个受体亚型无选择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连续8周每日口服本品0.3mg可显著减少惊恐症发作,明显降低严重焦虑症患者的Hamilton焦虑量表总分;本品不良反应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预期无具有临床意义的镇静作用和撤药症状。SL-651498SL-651498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类型。体外研究表明,它对于包含α2和α3亚单位的GABAA受体具有选择性。动物试验显示,它诱导肌松和镇静的剂量大大高于产生抗焦虑样活性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