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复习思路》.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9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经济史复习思路》.ppt

《中国经济史复习思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政学院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经济史》总复习思路一、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的分期。(一)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前21世纪——1840年)中国古代经济史是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经济发展的历史。(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1840——1949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阐明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第一阶段(1840年一1894年)(2)第二阶段(1894年一1927年)(3)第三阶段(1927年一1949年)1、1927年一1937年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两大变化: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武装斗争,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另一个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在东北出现了殖民地经济。此外还有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势力已经很大。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一1945年)3.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5年一1949年)总体来讲我们要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中国近代经济史,就是这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产生、发展、崩溃、灭亡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取得胜利的历史。(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1949——至今)中国的现代经济史,则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经济发展的历史。1、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7年)这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年一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完成。从1953年起,开始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2、第二阶段(1958年至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又分为两个小的阶段:即1958年一1966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1966年一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3、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这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不过,在l977年一1978年间,一方面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搞乱了的国民经济进行了纠正和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另一方面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却又出现了“左”的东西。只是这时出现的“左”的东西,时间较短,很快就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新的正确路线取代了。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时期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国民经济不仅走上了正常的运行轨道,而且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空前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远古时期及夏商周的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的发展.(一)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首先经过了原始群阶段,然后发展为氏族社会。1、原始群阶段: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在原始群的初期实行乱婚制,后来发展到血缘家庭阶段,即排除了上下辈份之间的婚姻关系,实行按辈分通婚。后来血缘家庭又发展为实行族外婚的普那路亚家庭。2、氏族社会阶段: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大概从距今约3万到4万年前出现的。以丁村人为代表,氏族社会分为母系和实行族外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化。私有制产生。三、中国传统社会各朝代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及国家经济制度、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1.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2.屯田制:【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范围推广。【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性质与作用】屯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