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眉山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doc

眉山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眉山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是先进生产力,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十二五”时期,我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人才发展。为贯彻“人才立市”战略,根据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期间主要成就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一)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人才立市”发展战略,积极抓好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推进,人才总量稳步增加,人才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建设得到加强,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确立,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4.24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4.02万人,增长19.88%。(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实现“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四大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对人才的总量、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部分地方和部门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的理念树立不牢,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人才规模偏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整体竞争力较弱;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功能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机制不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持续增长机制尚未形成。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思路,全面实施“人才立市”战略,以人才开发市场化、社会化、开放化、法制化为取向,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人才服务发展,促进城乡人才、区域人才、体制内外人才均衡发展,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眉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发展目标。培养造就规模较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全省人才强市行列。重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到2015年,新引进、培养10名博士研究生,500名硕士研究生,20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20000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持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到2015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2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6.3万人,技能人才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社会工作人才0.7万人。(三)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优化政策、市场、基础和社会四个人才发展环境,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优化结构与提升能力相结合,政府引导投入与用人单位投入相结合,以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为牵引,以产业人才开发为重点,推动人才开发由人才规模扩张向人才能力建设转型,由行政推动为主向市场引领为主转型,不断提高人才开发效益,奋力打造人才小高地。三、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党政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构建党校培训、专题研讨、社会化选学、在线学习、异地培训“五位一体”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到2015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党政人才比例达到6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制定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坚持以岗择人、以事择人,注重选用人品正、干实事、勇创新、敢破难的干部。按照一线锻炼、多岗交流、系统培养的思路,继续实施下派、上挂锻炼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领导干部跨区域跨部门交流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强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非定向预推、两票制等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对产业园区、基层和工作一线党政人才的培养选拔,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干部常态退出、动态调整、竞争淘汰机制,推动能上能下、规范流动和科学调配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二)以提高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成长计划”,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职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