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砌筑工程学习重点、难点:建议学时数:10学时4567891011砌筑工程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第一节砌筑材料一、砌筑用砖2.砖的准备二、砌筑用石三、砌块2.砌块的规格3.砌块的等级四、砌筑砂浆4.材料要求5.砂浆制备与使用4.砂浆应进行强度检验。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第二节砖砌体工程一、砌筑形式2.三顺一丁(动画)3.梅花丁二.砌筑要求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挫可靠二.砌筑要求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两边各收进1/4砖长;不等高大放脚是两皮一收和一皮一收相间隔,两边各收进1/4砖长。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60。砖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3/4砖、半砖或1/4砖)。在这些交接处,纵横墙要隔皮砌通。底宽为2砖半等高式砖基础大防角转交处分皮砌法如图4-3所示。2.砖墙的砌筑要求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的竖缝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如图4-4(b)所示。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立角处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如图(c)所示。3.构造柱的砌筑要求364.砖柱的砌筑要求5.砖平拱的砌筑要求砖平拱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灰缝的宽度,在平拱的底面不应小于5㎜在平拱顶面不应大于15㎜如图4-6所示。6.钢筋砖过梁的砌筑要求钢筋砖过梁砌筑前,应先支设模板,模板中央应略有起拱。砌筑时,宜先铺15㎜厚的砂浆层,把钢筋放在砂浆层上,使其弯钩向上,然后再铺15㎜砂浆层,使钢筋位于30㎜厚的砂浆层中间。之后,按墙体砌筑形式与墙体同时砌砖。钢筋砖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7皮砖高)的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5。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钢筋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除。三、砌筑方法2.“二三八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具有以下特点:3.挤浆法:四、砌筑工艺:4.立皮数杆5.挂线7.勾缝、清理五、技术要求斜槎4.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如图4-10所示。5.在墙上留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6.某些墙体或部位中不得设置脚手眼。7.每层承重墙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下面的砖应用丁砖砌筑。8.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9.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4-1的规定。墙(柱)厚(mm)表4-2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10.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11.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的规定。2.砖基础的技术要求砌筑砖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的规定。六、排砖计算:(普通砖)②门窗洞口上下排砖:(洞宽B)丁行砖数条行整砖数③计算立缝宽度:(应在8~12mm之内)第三节石砌体的施工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的规定。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的规定。二、石基础的砌筑2.料石基础三、石挡土墙的砌筑料石挡土墙宜采用丁顺组砌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砌时,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第四节中小型砌块施工一、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5)小砌块应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外墙转角处应使小砌块隔皮露端面;T字交接处应使横墙小砌块隔皮露端面,纵墙在交接处改砌两块辅助规格小砌块(尺寸为290㎜×190㎜×190㎜,一端开口),所有露端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如图4-14所示(6)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不能超过两皮小砌块。(7)小砌块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当缺少辅助规格小砌块时,砌体通缝不应超过两皮砌块。(8)小砌块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2/3(一般按一步脚手架高度控制);如留斜槎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