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word版 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8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word版 答案).doc

2008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word版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数学(理工农医类)及逐题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Ⅱ卷第3至。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是,那么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恰好发生次的概率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第Ⅰ卷一.选择题:1.设集合,则(B)(A)(B)(C)(D)【解】:∵∴又∵∴故选B;【考点】:此题重点考察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突破】:画韦恩氏图,数形结合;2.复数(A)(A)(B)(C)(D)【解】:∵故选A;【点评】:此题重点考复数的运算;【突破】:熟悉乘法公式,以及注意;3.(D)(A)(B)(C)(D)【解】:∵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各三角函数的关系;【突破】:熟悉三角公式,化切为弦;以及注意;4.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A)(A)(B)(C)(D)【解】:∵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的直线为,从而淘汰(C),(D)又∵将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即故选A;【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互相垂直的直线关系,以及直线平移问题;【突破】:熟悉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过原点的直线无常数项;重视平移方法:“左加右减”;5.若,则的取值范围是:(C)(A)(B)(C)(D)【解】:∵∴,即又∵∴,∴,即故选C;【考点】:此题重点考察三角函数中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逆用,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突破】:熟练进行三角公式的化简,画出图象数形结合得答案;6.从甲、乙等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要求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C)(A)种(B)种(C)种(D)种【解】:∵从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种不同挑选方法;从甲、乙之外的8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种不同挑选方法;∴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种不同挑选方法故选C;【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组合的意义和组合数公式;【突破】:从参加“某项”切入,选中的无区别,从而为组合问题;由“至少”从反面排除易于解决;7.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3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D)(A)(B)(C)(D)【解1】:∵等比数列中∴当公比为1时,,;当公比为时,,从而淘汰(A)(B)(C)故选D;【解2】:∵等比数列中∴∴当公比时,;当公比时,∴故选D;【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意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突破】:特殊数列入手淘汰;重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特别是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8.设是球心的半径上的两点,且,分别过作垂线于的面截球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D)(A)(B)(C)(D)【解】:设分别过作垂线于的面截球得三个圆的半径为,球半径为,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球中截面圆半径,球半径之间的关系;【突破】:画图数形结合,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勾股定理;9.设直线平面,过平面外一点与都成角的直线有且只有:(D)(A)1条(B)2条(C)3条(D)4条【解】:如图,当时,直线满足条件;同理,当时,直线满足条件;又由图形的对称性,知在另一侧存在两条满足条件与直线成异面直线的直线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线线角,线面角的关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的对称性;【突破】:数形结合,利用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交角不变画图,重视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性;10.设,其中,则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D)(A)(B)(C)(D)【解】:∵是偶函数∴由函数图象特征可知必是的极值点,∴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正弦型函数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极值点与函数导数的关系;【突破】:画出函数图象草图,数形结合,利用图象的对称性以及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的要求,分析出必是的极值点,从而;11.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C)(A)(B)(C)(D)【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