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五种方法五种方法第一:习惯扪心自问第一层次:是什么?自然经济是什么?(必修二的”知识链接“)第二层次:为什么?1.学生常问: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吗?为什么?2.必修二教材P34页有这样一段话:“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因此而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怎样理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结论的呢?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在顾炎武著的《日知录.纺织之利》中有这样一些记载:“华阴王弘撰《著议》,以为延安一府,布帛之价贵于西安数倍,既不获纺织之利,而又岁有买布之费,生计日蹙……。按《盐铁论》曰:这民无桑麻之利,仰中国丝絮而后衣之,夏不释复,冬不离窟,父子夫妇,内藏于砖室土圜之中。崔寔《政论》曰:仆前为五原太守,土俗不知缉绩,冬积草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第二:善于触类旁通梁启超先生说:一个问题或现象,可以分作内外两面观察,首先要问题或现象的内容全部清楚;其次要问题或现象的外圜,就是周围有关系的事物全部清楚。前面的可以叫做本通,后面的可以叫做旁通,本旁通都彻底以后,才不至于偏陋拘虚,好像庄子所说的一区之见。例子:中国农业其他例子第三:学会化零为整著名史学家、兰州大学赵俪生教授在《篱槿堂自叙》中有如下记载:我的一位同学王承鸿与我初、高中同学六年,在班上总是他考第一,我考第七。他应付大小考试的方法很奇特,他不抱住书本或笔记本念,他只用一页不大的白纸在上面写些什么,贴在床头,他躺在枕上看着这张纸,有时口中念念有词,就凭这个考第一。大家奇怪,他纸上写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些单词、公式和一些像是哲学原理的东西。噢,这是逻辑概括。这一点,我学过来,直到中老年教课我一不带课本二不带资料,只带一个小本。我的学生无不熟悉我的小本,这就是我的逻辑概括。近代中国五种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梁启超先生说:“如何读历史,才能变死为活,才能使人得益,依我的经验,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一是解剖式。”鸟瞰式,这种方式在知大概。令读者于全部书或全盘事能得一个明了简单的概念,好像乘飞机飞空腾跃,在半天中俯视一切,看物摄影,却及其清楚不过。又可以叫做飞机式的读史方法。解剖式这种方法在知底细。令读者可一章书或一件事能得一个彻始彻终的了解。好像用显微镜细察苍蝇,把苍蝇的五脏六腑看得丝丝见骨。这种方法又可以叫做显微镜的读史方法。举例:唐朝历史其他例子第四:寻找用武之地学林轶事:北大名教授吴组缃当年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内容是:“现在我给你们两个判断,你们看那一个正确:‘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人’,另一个是是‘吴组缃是狗’。”同学们自然回答前一个判断正确,可钱理群反诘说:”第一个谁虽正确,但是毫无价值。第二个判断尽管错误,但是它逼着你去想,吴组缃是狗吗?谁骂他是狗?为什么只骂他不骂别人呢?这一想就会产生很多可能性,会有创造性“。漫画:和珅兼并土地材料一:1876年费城第三届世博会: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代表参加。博览会上,中国展馆精心的布置,以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一座木质大牌楼向北而建,上书“大清国”三个字,对联一幅,曰“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顿。”横批为“物宝天华”。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箱,6801种,价值约白银20万两。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品中推为第一。1.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第五:别忘从做中学充分利用历史试卷,提升历史学习能力(2009江苏)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009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2009江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