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儿垂钓1.docx
上传人:是你****岺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儿垂钓1.docx

2022小儿垂钓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垂钓1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加点字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3、莓:一种小草;4、苔:苔藓植物;5、借问:向人打听;6、应:理睬;7、遥:远远地;8怕:害怕9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诗文解释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游来。全诗赏析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表达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作者简介胡令能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点评〗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mdash;mdash;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内容总结〔1〕小儿垂钓1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2〕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3〕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4〕〖点评〗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5〕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6〕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