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费下载.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7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费下载.ppt

第17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费下载.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7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2.农耕技术的进步(3)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时期,赵过推广,后来又出现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2)西汉时,赵过推行法。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为主。(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技术形成。(4)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归纳总结耕作方式的演进3.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汉朝的、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的、唐朝时的、宋朝时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3)评价: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背景(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到的变化。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制的确立。2.内容小农经济以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作出了重要贡献。(3)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重点讲解小农经济的特点①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练习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解析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读取与理解,从“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判断A、B正确;从种植的“桑”“麻”,可判断D正确;古代小农经济容易受到天灾、苛政、战争等因素影响,具有脆弱性,因此C是错误的。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素称发达,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冶炼技术(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的名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2)冶铁技术: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时期,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等。3.制瓷技术(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3)南北朝时,北朝烧出成熟的。(4)唐朝时,已形成两大制瓷系统。(5)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6)明清时期,是著名的瓷都,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的,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4.丝织技术(1)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2)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还出现斜纹提花织物。(3)西汉政府设在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4)唐朝时吸收了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技术高。(5)宋朝时,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中的写实风格。(6)明清时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概况(1)以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其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另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秦汉发展,时曾受摧残,到隋唐以后得以恢复和发展。(2)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3)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除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4)元朝时,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