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精选3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精选3篇).pdf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精选3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个内容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中的联想和想象。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第二、三、四课时习作(二、三课时)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暑假游览×××青蛙王子的歌声我是一棵××树鸟儿与小树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听雨……(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试写初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交流评议,进行修改(1)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2)自主约定,同学两人互读互改。(3)教师从学生中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指导修改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四课时)提出任务,明确要求教师提出本节课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再次弄清习作要求以及本次批改的内容和要求。优劣搭配,分发习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优生和学困生的习作进行交互搭配,既优生改学困生的习作,学困生改(学习)优生的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批改。交流赏析,指导评议(1)批改人之间相互交换批改情况,讨论习作中发现的问题。(2)学生推荐或教师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赏析。(3)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教案第2篇】《辩论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论辩技巧来阐述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2.培养学生正确“上网”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