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doc

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2010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做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重创(chuàng)枇杷(pípá)秸(jiē)秆棉(mián)里藏针B.祈(qí)祷咯血(kǎxiě)轻佻(tiāo)一抔(póu)黄土C.憎(zēng)恨氛围(fēnwéi)症(zhèng)结龇(zī)牙咧嘴D.辟(bì)谣潜伏(qiǎnfú)烟囱(cōng)既往不究(ji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IMAX”电影《阿凡达》的放映,对良莠不齐的中国电影造成了巨大冲击。B.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C.作家的笔触深入到那个时候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在作家笔下无不穷形尽相。D.在市农科院的认真指导下,这个贫瘠的山村终于走上了科学种田的穷家富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B.有关报道声称给灾区玉树捐款要收20%的手续费,救灾司副司长庞陈敏22日就“通过有关机构捐款要收取20%手续费”的报道作了回应,否认了这种说法。C.春节期间,去绿岛影视城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让小朋友们着实高兴,感觉这个年过得真开心。D.据初步分析,3月28日发生的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华晋焦煤公司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引起的。4.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A.①③②⑥⑤④B.①③⑤④②⑥C.②⑥①③⑤④D.②⑥⑤④①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