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代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pdf

当代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第2期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NO.2,2011SerialNo.934(总第934期)HEILONGJIANGEDUCATION(HigherEducationResearch&Appraisa1)一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当代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刘鑫淼(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信仰异化问题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现状和产生原因,指出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倡导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人道的方式宣扬“真善美”;强化政府引导等方式消除信仰异化。关键词:大学生;信仰异化;原因分析;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1)02—0050—04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全球化、信息(一)背弃信仰对真善美的追求本真,拒斥马克思主化及市场化等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型构下,大学生的精神义信仰境况正面临种种危机,其中信仰异化问题是人们颇为关信仰在本质上是超越的,它表现着人类精神的超越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一个事关大学生思想政向度以及由这种超越精神所建构的乌托邦,它的价值旨治教育状况、精神生活质量乃至人性存在着被异化之虞归在于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无限追求。可以说,追求真的重要现实问题,探讨其信仰异化的实践表现、生成机善美是任何信仰的共同目标,背离了这个目标的信仰就制及其应对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属于信仰异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一、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现状分析最科学、最合理的信仰,它一方面描述了人类至真、至在一般的意义上,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善、至美的生命样态和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又提供了具有历史规律性的实践依据去达到这一目标,指南。它体现为一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是超越性和现实性完美统一的、值得每一个人追求的信选择和持有,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仰。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背弃和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态度。信仰既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它作为人类的学生呈小幅上升态势。据笔者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是理想与业本科生所作的调查,在2005级的305人中选择“愿意现实张力的结果。因此,信仰不是以科学与非科学而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生有197人,占总人数的64.6%;以有益与无益来分类的。合理的信仰是人赖以生存、自在2007级的231人中选择“愿意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立和发展的意义支撑。然而,由于信仰具有超越现实及生有132人,占总人数的57.1%;2008级的这一数据稍非逻辑的秉性,使得人们对信仰的理解总带有某种神秘好一点,选择此项的占62.8%;但2009级选择此项的学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也为信仰异化的产生埋下了生只占54.2%,并出现了选择“信奉资本主义”和“信奉伏笔。所谓信仰异化,即人们过分地夸大信仰的超现实其他宗教”的学生,这反映了科学信仰被边缘化的发展性,使得所“信服”和“崇拜”的对象脱离了人类所能够承态势。受的精神极限和道德底线,进而人们在追求实现这样的(二)对金钱和权力的非理性渴望,导致拜金主义泛信仰目标采取不正当的途径和方式,以至于反过来对信滥仰主体造成危害甚至消灭信仰或信仰主体的信仰状态。当代大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已缺乏对于知识的虔诚当前大学生信仰异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态度,一些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定位不明,对未知收稿日期:2010—10—25作者简介:刘鑫淼(1975一),男,广东信宜人,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思政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20(】8cY028)阶段性成果50当代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事物也缺乏应有的敬畏感,这反映了作为信仰之人类自精神紧张程度和心理压力也空前巨大。一些大学生无法身完美实现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理想的失落,也反映了作面对和适应如此纷扰喧嚣的生活方式,进而萌生对先进为信仰之精神超越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的消散。越来越多科技的排斥、对现代文明的倦怠以及对乡村质朴生活的的大学生以金钱和权力来定义成功,把金钱和权力看做向往之情。在寻求解脱的过程中又不得其法而屡遭挫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和权力价值。据美折,于是逐渐开始逃避现实,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国《世界日报)2010年2月22Ft公布的一项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