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说课稿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个儿子说课稿1.doc

三个儿子说课稿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养小学生认责意识”的探索与研究《三个儿子》说课案《三个儿子》说课案说课流程:一、说科研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二、说在《三个儿子》这一课中,落实达成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特色与创新。三、说参与本课题研究中的体会与困惑。《三个儿子》说课案我自二零一零年四月以来,积极参与了培养“小学生认责意识”的探索与研究这一科研课题。认责意识,换句话说也就是责任心。本科题研究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自我、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责意识,促使小学生为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我今天就针对本课题研究中,小学生对家庭的认责意识的培养来说《三个儿子》这一课。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家的时侯,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三、说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四、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采用“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合作探究、多元评价”等教法学法。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六、说教学课时:2课时七、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们吗?生:表扬过。师:在什么时候表扬的?生:……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呀!2、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读课文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读吧!生自由读2、课件出示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针对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试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主要考查学生去掉拼音小帽子能否读准字音。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指名读、开火车读、比读、抢读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们读准字音的同时,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其中交流的识字方法有: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小巧记、造句子等多种识字方法。3、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师:谁想读读?学生流利的朗读词语当生读到“拎着”时,师:能做个动作吗?生再读词语4、课件出示句子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读、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生齐读句子5、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师:小朋友们要求会认的字已经认准了,要求会写的字肯定会写得很漂亮。学生观察,找出规律,指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师范写、生临写。6、师:孩子们把字写得这么漂亮,相信再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有味道了!三)、再读品悟1、生自由读课文,边听边用波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2、师:都找到哪几句话?生分别读三句话本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再让学生精读、赏读等方法,分别读出三个妈妈谈论自己的儿子时不同语气。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3、师:三个妈妈是如此谈论自己儿子的,这时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课件出示:一桶水可重啦!……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生汇报,并齐读。4、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同桌练习2、师:谁来?指明一组表演3、分角色朗读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师巡视,指导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五)、升华主题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师总结:老爷爷说的是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啊!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