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分析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分析历史试题.pdf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分析历史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八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鸦片曾是“旧中国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陈玉成2.“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A.近代史的开端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C.近代化的起步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3.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五口通商B.闭关锁国C.协定关税D.战后赔款4.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荣耀”的表现包括()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掀起瓜分狂潮D.索银4.5亿两5.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的“大将”是()A.左宗棠B.邓世昌C.曾国藩D.李鸿章7.丘逢甲《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哭”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甲午战争期间,严复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严复此举意在()A.传播传统文化B.推动教育发展C.号召变法图强D.宣传民主科学9.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渝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D.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10.《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A.受到了太平军的沉重打击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破产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1.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12.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十多次起义。这些起义()A.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B.宣告了清朝专制统治结束C.推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D.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13.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C.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4.下图是某本书的章节目录,据此推断这本书可能是()第七章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袁世凯如何在清皇室与革命者间周旋◎笃信基督教的革命领袖孙中山◎让中外人士倍感疑虑的总统职位大移交A.《这个天国不太平》B.《洋务运动》C.《戊戌政变记》D.《中国革命1911》15.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一人冠冕”是指()A.慈禧听政B.溥仪退位C.黎元洪任都督D.袁世凯称帝16.《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陈独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鲁迅——《文学革命论》B.李大钊——《敬告青年》D.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7.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B.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C.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8.《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而从1919—1922年,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更多关注B.民众普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