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第二册第11章第2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一、下面先说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职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列这一章是中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函数知识的延伸,而且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同时数列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题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本章的第二节,它为后继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对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归纳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等差数列》作为《数列》这一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数列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研究和解决集中体现了研究《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对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归纳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学习的乐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确定为:应用等差数列解决有关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要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学生认为数学难,枯燥理解不了。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采用了问题、类比、发现、归纳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精讲多练。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另外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创设情境—引入问题②分析归纳—解决问题③例题研究—运用新知④分组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归纳—提高认识⑥课后作业-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学设想我经常在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由生活中的实例一招聘信息引入:A公司月薪20xx元;B公司第一个月800元,以后逐月递加200元。你愿意到哪家公司上班?为什么?在A、B公司一年各共领多少钱?五年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1+2+3+…+100=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高斯,你会怎么向老师解释算法呢?(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教学设想由高斯的解题过程:S=1+2+3+…+100S=100+99+98+…+12S=(100+1)×100S=(100+1)100/2=5050让学生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1、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类似m+n=s+tam+an=as+atm,n,s,t∈N+等差求和倒排相加另有即(2)——类似梯形面积公式便于记忆进而让学生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一年在A公司12×20xx在B公司800+900+1000+…1900五年在A公司20xx×12×5在B公司800+900+1000+…+6700——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解决当前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三)例题研究——运用新知教学设想通过例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运用知识的效果例1、(1)求正奇数前100项之和;(2)求第101个正奇数到第150个正奇数之和;(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00-3n,求其前65项之和;(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3,,求S10例2、某长跑运动员7天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分别是7500,8000,85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