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docx
上传人:一只****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docx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很多都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比如说:(1)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2)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3)三数和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bc+2ac;(4)两数和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5)两数差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2.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4.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我们一般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到了高中却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对学生有以下能力要求:(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这里指对称式)的值,能构造以实数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圆幂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多常常要涉及,并经常是在解题过程中直接运用。一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历来学生都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二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加之时间紧、难度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误区之一:衔接课程讲授大量的高一新知识,衔接课变成了新课。误区之二:衔接课程讲授大量的初中竞赛内容,衔接课变成了竞赛培训课。误区之三:衔接课程仅仅是巩固初中知识,衔接课变成了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