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办法.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办法.docx

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办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5-北京市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办法一、总则为促进用能单位构建节能降耗长效机制,落实《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1〕287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认监委《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2〕3787号)的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通过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现场评价与专家审核验收的方式,确认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特制定本办法。二、对象不属于国家认监委试点认证类别(行业)范围的在京万家企业和市级考核重点用能单位(以下简称: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评价验收。三、内容和标准评价验收用能单位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所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具体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1。四、程序(一)评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按照评价内容及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并由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出具评价报告。评价工作包括文件评审和现场评价。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对用能单位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核并确认符合要求后,开展现场评价。现场评价结束10个工作日内,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完成现场评价报告。报告格式见附件2。评价采用300分制,按以下标准给出评价等级建议:1.得分≥270分的,建议为优秀等级;2.得分210~270分的(不含270分),建议为通过等级;3.得分<210分的,建议为不通过等级。(二)验收申请。1.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3个月,向所在地区县发展改革委提出评价验收申请。2.区县发展改革委负责评价验收初审,初审合格后上报市发展改革委。用能单位须提交的评价验收申请材料清单见附件3。(三)验收。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委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组织专家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进行审核验收。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根据专家组审核验收意见,提出审核验收等级建议,并编制工作报告上报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和市财政局。(四)结果发布。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定期公布能源管理体系评价验收等级的用能单位名单。(五)整改验收等级为“不通过”的用能单位,应在30日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复审。(六)追踪管理。参照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评价验收为“优秀”及“通过”的,评价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每年3月底用能单位向市发展改革委提交上年度能源管理体系内部管理评审报告和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证明材料,并保证所提供绩效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五、专家和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评价验收专家库和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库,并实施动态管理。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为国家认监委批准且在北京注册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在评价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规现象、经告诫仍不改正的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将取消其在京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资格。六、监督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和市财政局负责全市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评价验收工作的统筹推进、协调调度,对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价验收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对已通过评价验收的用能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并有权终止抽查不合格单位的评价验收结论有效性。七、附则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附件: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评分标准》。2.《XX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报告》(报告格式模板)。3.重点用能单位评价验收应提交的材料清单。。附件?.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验收评分标准(300分)要求评价标准规定分值评价得分评价记录1总要求总要求组织应:结论性条款不评分。//a)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编制和完善必要的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体系建立后应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与体系相关的文件;b)分别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并在有关文件中明确;c)策划并确定可行的方法,以满足本文件的各项要求,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2管理职责(40分)2.1最高管理者应承诺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综合性条款不评分。//最高管理者23分确立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有正式文件,能够提供证明材料;1任命管理者代表,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有正式任命文件,且明确职责和任务;3向最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