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曹伟明主讲.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生产管理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曹伟明主讲.ppt

企业生产管理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曹伟明主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课程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和原则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填空、选择和判断。2、领会:能够领悟和理解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选择和简述。3、应用:能够运用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如计算、分析等。本门课程的基本特性:生产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管理职能。生产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学习,要能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有初步的、较为系统的、完整的认识,了解、掌握企业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与协调、控制的原理,理论和方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第一章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二章生产战略2、狭义的针对制造业的定义:(P4)生产过程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成为产品的过程。3、广义的生产过程包括企业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过程(P4)—是指从原材料开发、冶炼、加工、运输、储存,在全社会范围内,各行各业分工协作制造产品的过程。我们这里研究的是狭义的企业生产过程—即从原材料投入直至将产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最基本活动的过程。是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总和。劳动过程:人们利用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即从资源投入进行转换,形成有用产品,也就是人的工作和管理(劳动)的过程。自然过程:借助于自然力的作用。如酿酒、造醋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海盐生产中的晒盐(自然干燥、蒸发)(二)生产过程的构成—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和一个附属生产过程。1、基本生产过程:与企业销售的基本产品有关2、辅助生产过程:生产辅助产品(不以销售为目的,不构成基本产品实体,如动力、工具等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构成产品生产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3、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技术方面的准备,产品设计,工艺、工装设计,新产品试制、鉴定。4、生产服务过程:一些服务性工作,如采购,检验,运输等。以上四种为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5、附属生产过程(副业):副产品的生产。为了便于研究,常将生产过程分为若干工艺阶段。如纺织厂生产过程的清花、纺纱(粗纺、细纺)、织布、印染等。工艺阶段是工业企业划分生产部门的重要依据。工艺阶段又分为若干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生产管理上,工序是制定工时定额,计算加工劳动量,配备人员,核算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和进行质量检验的基本单位。二、生产系统支撑企业生产过程运行的环境,如生产场地、生产设施、生产组织、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等构成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硬件、软件硬件:主要包括生产场地、厂房、机器设备、工位器具、运输装置、通信设备等生产设施,其配置构成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等,核心是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特点:投资大,不易调整。软件: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及管理制度等,核心是计划和制度。特点:投资小,易调整,主观影响大。(二)生产系统的功能目标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系统。生产产品的确定,取决于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企业的经营战略需要。1、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七个指标P7):品种、质量、数量、价格、服务、交货期、环保与安全。由此引申出:2、产品对生产系统的功能要求:创新、生产质量、柔性、成本、继承性、按时交货、环保与安全。(七项功能指标)两者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的需求通过产品转化为对生产系统的七项功能要求,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还受到企业经营战略的作用。(关系图P10页)(三)生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七项功能是一个整体,且这七项功能相互制约。通常情况下,每一项功能都必须达到当时社会要求的基准水平,生产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实现,生产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畅销。但当这些功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某些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平会导致另一些功能的水平下降。如质量与成本,创新与继承性,柔性与稳定性。生产系统各项功能之间的矛盾关系是由生产系统的结构特性所决定的。2、结构决定功能。生产系统采用何种结构(硬件、软件),决定该系统具有什么样功能。1(四)生产系统的组织形式(空间组织)1、生产系统中生产单位组织分为若干层次:工厂—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企业生产系统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工作地。2、现代工业企业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原则的两种形式:工艺专业化专业化分工对象专业化(1)工艺专业化:按照工艺阶段或工艺设备相同性的原则来建立生产单位。即按不同的生产工艺特征,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特点:“三同一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三同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