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标准化【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国际标准化一、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由众多国家、组织或团体等共同参与进行的标准化活动。其旨在于研究、制定并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协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活动,就标准化相关事宜进行探讨和经验的交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那么是负责制定、发布和推广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信息交流,并且与其他国际组织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的专署机构。目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与有色金属行业相关的技术委员会共有8个,他们分别是:ISO/TC18?锌及锌合金?、TC26?铜及铜合金?、TC79?轻金属及其合金?、TC119?粉末冶金?、TC129?铝土矿石?、TC155?镍及镍合金?、TC183?铜、铅、锌、镍精矿?和TC226?原铝生产用原材料?。截止到2007年底,这8个技术委员会共制订国际标准380项,其中根底标准31项,产品标准13项,分析方法标准336项。近年来,比拟活泼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ISO/TC79?轻金属及其合金?、TC119?粉末冶金?、TC183?铜、铅、锌、镍精矿?和TC226?原铝生产用原材料?,此外,ISO/TC26?铜及铜合金?于2007年末结束了20多年的寂静,并由中国担任该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国。2、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兴旺国家的国家标准、通行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中的先进标准。在世界有色金属材料标准中,欧美以及日本的标准体系是比拟完善的,其标准水平属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我们暂将这些国家的有色金属材料标准列为国外先进标准。目前,在美国标准化协会标准〔ANSI〕或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欧盟标准〔EN〕和日本工业标准〔JIS〕等国外先进标准体系中,与有色金属行业相关的标准分别有588项、270项和409项。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标准工作与有色金属行业相适应,已经建立了比拟完善的有色金属标准体系。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共有国家标准851项,行业标准947项。在存在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首选“采标〞;对于没有对应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有色金属标准,属于国内自主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体系是能够满足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是适应我国有色金属开展的实际情况的。1、积极转化、顺利开展采标工作“采标〞是指“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等同或仅对国际标准做了某些修改〞〔定义来源于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局部:采用国际标准的规那么?〕。从采标情况上看,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现存的380项国际标准〔ISO〕中的225项进行了转化,其中等同采用23项,修改采用104项,非等效采用98项〔由于非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均为2001年以前的版本,因此被认定为“采标〞〕,采标率〔转化率〕到达了59.2%。对于未采标的155项国际标准,由于落后而无法采标的有19项,由于国际标准正在修订而无法立刻采标的有8项,其余的128项均将列入采标方案,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采标工作。因此,到2021年前我国采标率将到达95%以上。此外,在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中有79项国家标准和46项行业标准“参照〞了国外先进标准,如ASTM、ANSI、EN和JIS等,一致性程度相当于“修改采用〞。我国有色金属的采标水平要高于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外先进标准化组织的。目前,在有色金属共有相关的270项欧盟标准〔EN〕标准中,有32项采用了ISO标准,在欧盟标准的制订中,参照ISO标准的情况不多,采标率仅为8.4%;欧盟标准是近几年才大规模进行制订的,他们的工作思路是,在其标准发布以后,创造条件将EN标准转化为ISO标准,其将区域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较为积极;在588项ASTM和ANSI标准中,对是否采用ISO标准没有做出注明,故无法统计其对ISO标准的采标情况,但据我们了解,美国的有色金属标准根本不采用国际标准。只有日本标准,对ISO标准的采标比拟积极,采标率也比拟高,在409项JIS标准中有125项进行了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采标率到达了32.9%,与我国目前等同或修改采用的127项国际标准水平相当。而我国非等效采用的标准还有98项。由此可见,我国的采标情况是比拟好的,也是适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展情况的。2、自主创新、研制中国特色标准在我国众多的有色金属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