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和要求:一、弄清史学概论的基本释义。二、史学概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三、学习史学概论的重要意义。四、历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讲授提纲:史学概论的定义1、史学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1)史学存在的机遇中国有悠久的重视历史传统。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学习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社会仍然要学习历史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史学遇到的挑战现存的体制还不完全适应史学发展的要求。史学被社会的误解。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三难”。史学本身要求跟上社会科技发展。2、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在中西方中的区别(1)理论是的定义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理论有知识有系统的看法。理论的出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2)史学发展会产生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西方对两个概念不加区别。中国对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有细微的区别。3、史学概论的释义(1)是研究历史科学自身的科学(2)主要介绍基本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二、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1、基本理论(1)唯物史观(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正确评价历史人物(4)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5)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6)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7)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8)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研究历史的指南。2、基本知识(1)综合性知识哲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考古学知识。文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天文知识。地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等。(2)专业知识史学情报知识。史料知识。考据知识等等。3、基本方法(1)历史比较研究方法(2)历史心理分析方法(3)历史计量研究方法(4)历史系统研究方法(5)历史假说与证明方法(6)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法(7)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三、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史学本身四、史学概论的任务五、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与方法六、史学概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七、历史、历史学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八、史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九、历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1、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谈的才、学、识2、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谈的史德3、用现代的话概括起来就是:(1)树立无产阶级史德(2)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3)广博的知识和研究方法(4)较强的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考题:1、史学概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任务是什么?2、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3、怎样理解史学工作者需要的基本素养。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本章重点与要求:一、理解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区别二、分析唯心史观长期存的社会原因,认清其缺陷和影响三、掌握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条件与基本内容四、学习并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唯物史观的贡献五、领会唯物史观创立后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讲授提纲:一、唯心史观的主要类型及其缺陷1、历史观的定义历史观是史学的灵魂。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产生。为一定的阶级服务。2、中外几种常见唯心史观的类型中国:天命史观;五德终始论史观;帝王中心论史观。西方:神意史观;神学史观;人文史观;英雄史观;进化论史观;地理环境决定论史观;文化史观等。3、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1)没有历史活动思想动机产生的原因,没有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作用。4、唯心史观长期存在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剥削阶级的偏见(2)社会历史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限制着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水平。(3)认识根源是容易犯片面夸大思想动机、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唯物史观的创立1、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1)阶级斗争实践的迫切要求(2)与资本主义大生产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紧密联系(3)与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本联系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1)唯物史观的初步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创立唯物史观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唯物史观的检验和发展《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农民战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资本论》的内容影响。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阶级分析方法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分析的基本方法(4)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4、唯物史观的创立的意义使历史成为科学。为人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