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课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物毒理学课件.doc

药物毒理学课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物合用高压危象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药物血管a受体过度兴奋②药物-神经递质受体相互作用GABA受体激动巴比妥类镇静、麻醉、中枢抑制③药物-信号传导相互作用电压门控Na通道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抑制心动过缓第三水平,长期毒性试验(第二阶段)(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半年以上);(2)哺乳类动物致突变试验;(3)啮齿类动物2年至癌试验;(4)人类药代动力学试验;(5)人类临床试验;(6)短期和长期用药的流行病学资料。(四)药物毒理学研究在新药临床试验阶段的任务第一期临床研究第二期临床研究第三期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监测探索安全的人用剂量安全性{大范围的社会考察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有效性)不良反应(安全性)第一章??总论一、论述题1.举例说明药物毒性作用的类别。2.??试述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局限性和新药上市后仍应注意的问题。3.??试述修复不全导致药物毒性的机制。GLPS?非临床实验研究工作质量管理规范?GoodLaboratoryPracticeforNonclinicalLaboratoryStudies?要点有三:1、参加研究的人员必须训练有素;2、从始至终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3、实验的各环节都必须制定出标准操作的归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下:(1)住院病人:10%~20%;(2)住院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者:0.24%~2.9%;(3)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0.3%~5.0%。药物毒理学研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中草药的药物不良反应普遍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草药针剂的安全性,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致不良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在人体各个系统,反应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以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为多见。WHO要求医务工作者关注、记录和报告草药的不良反应,以利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ADR监测的主要方法鉴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WHO在60年代即制订了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目前,国际上已有多种监测ADR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其目的均在于及时、准确地发现不良反应。ADR监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自发报告系统(spontaneousreportingsystem);??处方事件监测(prescriptioneventmonitoring);??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hospitalmonitoring);??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studies);??医学记录链(recordlinkage)等。ADR监测方法中哪种最常用???在多种ADR监测方法中,以自发报告系统最为常用。??自发报告系统又称自愿报告系统(voluntaryreportingsystem),在英国由于该报告系统所用的报告卡为黄色,故称其为黄卡系统(yellowcardscheme)。自发报告系统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系统,医务工作人员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填表报告监测机构,后者将报表加工整理后反馈,以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优点:1.监测范围广,能监测所有的患者(包括住院和门诊患者,以及所有上市药品,不受时间限制,可作长期观察);2.最为经济,不需要昂贵设备,耗资少,便于推广;3.可发现罕见的、新的不良反应,以及特殊人群和药物合用发生的ADR;4.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ADR问题的信号,从而形成假说,提出早期警告。自发报告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漏报和不报。迄今为止,自发报告系统仍然是上市药品安全性监测的最主要方法,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大多数成员国采用的基本方法。药物毒理学第三讲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毒理学教研室郝丽英第二节药物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毒理学教研室郝丽英药物毒性作用发展的潜在阶段到达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细胞功能紊乱,损伤修复紊乱毒物1234毒性作用ABC步骤途径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终毒物:?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或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原型药物,药物代谢产物或药物在生物转化中产生的活性氧。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靶分子靶分子属性??反应性??易感性??关键功能反应类型??非共价键结合??去氢反映??共价键结合??电子转移??酶反应靶分子结果??功能紊乱??结构破坏??新抗原生成终毒物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一)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氢键和离子键形成;??终毒物和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通道和某些酶相互作用;??士的宁与甘氨酸(抑制性)受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