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丹****ni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x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金蝉脱壳教学设计1板块一、整体感知,以读促悟1、导入:引出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的写作顺序。2、提问:蝉脱壳,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神奇有趣、奇特动人)3、追问:从哪句话我们能直接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1)PPT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2)指名读,相机评价,读出有趣。(3)抓住“偷偷”,指导朗读要轻轻地,柔柔地。(4)结合实际,读出换新衣后的喜悦(5)指名读,齐读。板块二、重点赏读,品悟“趣”“奇”(一)抓动词,感受脱壳时之趣1、自由读第四小节,圈画出你觉得神奇有趣的句子,加上批注。2、小组交流。3、班级交流,抓住动词,演一演。(1)“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显示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抓住“抽搐”、“裂开”、“露出”等词感受生命成长过程)(2)“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乌黑光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抓住“钻”字,感受蝉的灵活调皮)(3)“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抓住“仰、扑、抓、抽”,体会观察之仔细)4、小结。(1)小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脱壳过程的呢?背-头-脚-尾。板书:有顺序(2)在按着背-头-脚-尾的顺序介绍脱壳过程时做到了有详略。板书:有详略5、朗读感悟,有感情。6、动画演示,赏有趣。7、内化课文,诵有趣。(二)抓变化,感受脱壳后之奇特1、指名读第五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快)2、指明交流体现蝉脱壳后奇特的部分,反复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3、角色转化,自我介绍: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蝉,介绍脱壳后翅膀和颜色变化的奇特动人的情景。板块三、一个追问,点出引申义1、给出一个选择。PPT出示蝉和蝉虫的图片,教师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一次生命的选择,你愿意做蝉,还是蝉虫呢?2、品读最后一节,感受生命之伟大。3、变化题目,如“一次奇妙的发现”、“蝉虫是怎样变成蝉的?”引出“金蝉脱壳”为题的妙处。(1)PPT呈现“金蝉脱壳”小故事。(2)讨论“金蝉脱壳”的引申义。板块四、拓展升华,迁移运用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观察。2、课件出示有关观察的名言,体会观察的重要性3、拓展延伸,尝试练笔。教学目标2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精读课文,积累内化3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课件出示句子)“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课件点红“神气有趣”“奇特动人”3.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金蝉脱壳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金蝉脱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划分出课文层次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自学陌生字词2、能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了呢?说明这蝉一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具有吸引力!板书课题2、读题(指名读、齐读,相机强调“金蝉脱壳”这个词语中的“壳”应读“qiao”,而课文中的“壳”应读“ke”)介绍成语:这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通常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二、初读课文,理解生词,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通读顺课文。2、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生词“柿子、枝繁叶茂、搜索、枝丫”a、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b、这些词语中有哪些你们不理解?找出并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联想法、图画法、构词法、联系上下文法等。c、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听的时候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用符号画出轻重音。师生评议3、出示“抽搐、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依依不舍”等词语,教法同上。4、指名读第一、二、三、六、七自然段,相机评议。5、这篇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