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标准的十步操作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留置针标准的十步操作法.ppt

留置针标准的十步操作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评估(评)目的:根据病人的治疗及病情选择最合适的输液方案及工具,并为静脉通路的安全、长期留置建立基础。输液目的、输液疗程、性质流速等病情程度、配合程度、活动要求等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血管弹性等规格型号、安全性能、操作性能等目的:根据评估结果准备用物,做好输液准备。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液体、输液器、消毒剂、棉签、止血带、治疗巾、锐器盒等至少备2-3种型号的留置针,以便穿刺时选择建议使用专用透明贴膜,易于观察并且无菌、透气、粘性好注意事项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三选择一注意事项根据INS的最新标准,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导管最短、直径最小的留置针。成人:20G---24G儿童:24G---26G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进行穿刺。消毒面积8cmx8cm,大于敷贴的面积。在待干过程中,取出防堵管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气。注意一定要拧紧白色端帽。1、消毒面积8*8---大于敷贴面积(6*7),保证相对无菌状态2、消毒手法:以手腕用力,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3、消毒液待干:避免将消毒液带入血管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4、拧紧白色端帽:防止漏液漏气左右180度松动针芯,去除针帽,并复位切忌上下松动,避免钢针刺破导管。排气同时备好敷贴。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血管上方以15-30角度直刺血管,缓慢进针。同时注意观察回血。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10°,继续进针0.2cm,确保导管在血管中。1、扎止血带2、左右松动针芯:避免上下松动针芯钢针刺破导管,后期出现漏液鼓包等现象3、松动针芯后复位:保证莱距离不改变,不影响穿刺成功率4、15-30度角穿刺:角度稍大,进针锋利,患者疼痛感小,形成的切口小,易于快速修复5、回血后降低角度穿刺:避免继续进针刺破血管6、继续进针:保证导管也进入血管。一手持Y接口,另一手后撤针芯约0.5cm,一手持针翼不动,一手持导管座,将导管送入静脉内。(或者一手边退针芯另一手边送导管座)右手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输液调节器,观察滴速。观察穿刺部位无异样、患者无不适感、滴速正常时,右手退针芯,将钢针弃于锐器收集盒内。1、后撤针芯少许:后撤过长送管时导管没有支撑容易卷边、打折;后撤过短送管不畅,后撤针芯涩,扎穿血管后壁、侧壁。2、“三松”。3、后撤针芯,注意无菌操作原则,不得跨越无菌区,弃于锐器收集盒。取出无菌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以无张力方式铺开固定。将记录操作日期、时间和操作者姓名的条形胶布加固在隔离塞端口处延长管呈U型或直型固定,正压装置与血管平行,稍高于导管尖端,白色端帽朝外固定。用条形胶布高举平台法固定留置针尾端。1、无张力手法铺开固定:自然与皮肤纹路贴合,避免留有空气,按压敷贴。2、无针输液接头装置稍高于导管尖端:避免因活动造成局部血压升高而引起血液回流。3、白色端帽朝外固定:方便合理加药,如药液入壶,麻醉科用药,符合临床操作习惯。4、条形胶布固定: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防止延长管或输液管来回移动对皮肤造成损伤。5、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洗导管;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须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手法进行冲管。冲管如果遇到阻力(血栓引起堵管)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内管(防止将栓子冲入血管内)。输入大分子药物及较粘稠的药液后(脂肪乳、氨基酸等),用10毫升注射器手动冲管。留置针堵管的主要因素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九封管生理盐水推注完毕后,匀速旋离注射器,导管尖端有水柱喷出靠近导管处单手轻扣夹子导管前端有一滴液体溢出输液过程中定时查看穿刺部位皮肤与血管情况;再次输液时,查看留置部位皮肤、血管及穿刺时间;输液前应消毒正压装置。并抽回血确定是否通畅。拔管时注意预防空气栓塞,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止血。确定无出血后用无菌敷贴覆盖,以防止拔针后静脉炎。1、干棉签按压时注意虚按,防止因按压力度过大导致导管破损。2、老年病人特别注意防止拔针后静脉炎,做好宣教。3、再次连接时用正确的方式消毒正压装置,用力擦拭横切及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