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oc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房芳我国社会制度变革,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因此,出现了众多留守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左右言行,情绪影响人生,人的不良言行最终源于不良心理。“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接触的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学生。有关调查表明,留守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大部分留守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均存在问题。“无人管教自我放弃”、“情感缺失冷漠内向”、“四处奔波学学停停”、“读书无用打工有理”、“伤害事故防不胜防”等已成为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辈和亲戚朋友照料生活的农村孩子的“留守综合症”。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尤其重要。一、了解当前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十三四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学生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不少留守学生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我任教的初一[1]学生王某,其父母长期外出,与她疏于联系,偶尔联系时,交流又无从谈起,她与父母产生了严重的隔阂,连爸妈都不愿意叫。在她三岁以前是她外婆带,由于她外婆一个人居住,年事已高,耳朵又聋,无法与之交流,加之她又是超生的,她外婆怕被人发现,就经常把她一人关在家里,没有与其他孩子和其他人交流,所以导致她三岁了看见生人还怕,也不说话,什么都不会说。为了挽回与孩子之间缺失的亲情,其爷爷看见这种情况后及时把她接回了家,经过几年的照顾,使孩子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了解情况后,经常找她谈心,上课鼓励她发言,让班上的女同学主动和她交朋友,半学期下来,她的性格明显变得开朗,成绩也有所提高。盐城及周边地区的留守学生95%是由祖辈扶养的,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部分留守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如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再加上留守学生缺乏正确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甚至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沉迷网络,被不良青年利用参加一些盗窃、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有的追求时尚,抽烟喝酒;有的被人利用染上毒品,家庭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在调查的63名留守学生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30.1%,一般的占47.8%;较差的占22.1%。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二、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了解清楚了“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呵护,使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提高教育实效。其一,针对一些留守学生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我开展了“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等主题班会,每个学习小组六个同学,穿插两三个留守学生,帮助学生制定了我帮我扶政策,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这些留守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交上朋友,哪个小组留守学生进步快,哪个小组集体获奖,学期结束评最佳小组。其二、注意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留守家庭”的子女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如果还经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顶嘴或出走、退学的现象。因此,家教工作者应该用爱心去教育转化培养他们。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道理,分清是非,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同时,要有打长久战的思想准备: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该有耐心、恒心,要像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实效。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