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一月第四周). --初中语文.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一月第四周). --初中语文.doc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一月第四周).--初中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中考语文浏览周周练(11月第四周)周一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浏览训练(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周二文言浏览(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因而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6)饬:谨慎、恭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2)忠之属也。属(3)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求做到哪些?参考答案1、(1)目光短浅(2)本分内的事(3)满一年2、(1)第一次击鼓能抖擞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打败别人,就必然要先打败本人。3、(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捉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打败别人,首先要打败本人。周三记序文浏览永世的地址父亲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之前,他几乎一星期就来一次,见了我先把一沓书报稿费单递到我手里,半喜半嗔地说:“本不想来,可是又攒了一堆,我要是不送来,你不就没钱花了?”他的语气有些洋洋自得,仿佛没有他这样频繁地奔波两地,我的日子就没法过下去。那时候我刚搬到新家,给编辑留的仍然是老家的地址。来了样刊和稿费单,他替我收着,然后每天打电话给我,认真地汇报来了多少钱,再逐一给我读样刊的名字。母亲说,他每次来我家,总是一路大声跟人打招呼,不等人家问,便自动拿出那些绿色的汇款单跟人夸耀:这都是我家姑娘赚的,我得赶紧给她送去。父亲来的时候总是斗志昂扬春光满面,好像他是我的福星和财神。他清楚我每个月能赚多少钱,所以并不担忧我的生活,我给他买烟买酒买衣服。他也不推辞,很安心地接受。我所有的样刊他都认真看过,并且每天在电话里和我讨论我文章里的情节,和那些杂志报纸的版式和风格。后来,我的通讯地址换成了新居的地址,寄到老家的样刊和稿费越来越少,父亲很失落,并且忧虑重重。我往家里打电话,他的话少了很多,末了,他总是迟迟疑疑地问我:还写着吗?我说还写着。钱够花吗?够了。他“哦”一声,似乎放下了什么,又似乎一颗心仍然悬着。那一次,我回家看父亲,他的脸上不再斗志昂扬。他说:之前,邮递员隔一天就来一次,现在不来了……把你最近写的东西,给我念念……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就暗淡下来:你不在家,看见你写的那些字。就当看见你一样……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不断以为,父亲在意的,是我写下的那些字能不能为我换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却本来,那些字里,有着他全部的担忧和牵挂。我想象着在我离开家的这些日子里,他戴着老花镜,怎样细心地翻阅着那些报纸杂志,从中挑出我的名字,再从一字一句里捕捉我的心情,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哀伤。他相信,只需文字才能更细微地表现我的喜怒哀乐,哪怕我每天都和他通电话。我知道,父亲的心,才是我永世的地址。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个地址永世不会变,那个家,始终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着我,收容我的荣耀,或者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