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实用文档】doc.doc

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灌注桩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一、混凝土灌注1、桩基成孔后应尽快安放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灌注,减少成孔的闲置时间,如果清孔后3小时尚未开始灌注混凝土,则孔底必须重新清理。2、施工队应较准确把握砼灌注时间,以防砼等待时间过长。运到现场的砼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塌落度控制在160—180mm),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退场重新要混凝土.3、导管的漏斗要满足初灌量的要求首次灌注时应使导管埋深1。0—1.5米并采用剪球方式。4、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压力达到0。9MPa保证不漏水,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可采用25—30厘米。各节导管应编号并记录各节导管的长度,一般中间节长2~3米,底节长4米。5、下导管时导管应大致位于桩孔中心位置,导管轴线误差不得超过孔深的0.5%,且不得大于10厘米。灌注过程上下移动导管不能速度过快。6、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7、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钢丝测绳)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高度),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8、为防止钢筋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注意每次撤管之前要测孔深)9、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不小于1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10、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若发现混凝土灌入量少于或者多于计算混凝土量,要及时向技术主管反应,查明原因。11、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泥浆池,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12、灌注中发生故障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应查明原因,并协同建设、监理单位一同编制合理确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二、钻孔1、质量标准:1)、护筒顶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0mm.2)、护筒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3)、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0mm。。4)、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5)、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查地质情况.6)、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钻孔桩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埋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8)、钻进时随时随地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9)、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孔底沉渣应清除干净,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降要求.2、技术措施:1)、首先确定钻孔桩位:按照基线控制网,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桩位.2)、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用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使用旋转机钻孔壁钻头大约20cm.。钻机就位及钻孔(1)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建.(2)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3)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4)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3、清孔1)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2)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三、钻孔及灌注异常处理3。1坍孔1、现象: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塌。2、原因分析①护筒的底部和四周未用黏土填实,钻进及提钻过程中钻头带出的水反复冲刷护筒底部导致孔壁坍塌。②孔内水位高低不够,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③当钻至砂砾等强透水层时,水源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④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⑤钻孔附近的振动情况。⑥泥浆比重偏小。⑦成孔速度过快,孔壁上来不急形成泥膜。⑧吊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⑨成孔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静置时间过长。3、预防措施①埋设护筒时,宜在护筒底夯填10cm厚黏土,必须夯填密实。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黏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黏土应充填密实不漏水。②孔内水位必须高出孔外水位1m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系数。③施工通道的布置应离孔位一定距离,尤其在地表下有淤泥质黏土之类的软弱土层时更应注意。④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⑤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泥浆转速.如在砂性土或含少量卵石中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