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pdf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食品分析二、课程代码:FA1001三、学时:32学时(2学时/周,16周)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五、先修课程:无六、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食品分析与检验》,马伟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食品检验学》,梁晓辉等,科学出版社,2024年。参考书目:1.《食品质量分析导论》,宋鹏华等,科学出版社,2024年。2.《食品化学与分析》,丁现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胡泽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4年。七、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提供给学生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八、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食品分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学时)-食品分析的定义和分类-食品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周: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学时)-食品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食品样品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周:食品成分分析(2学时)-食品中水分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食品中糖分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食品中脂肪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食品中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第四周:食品污染物分析(2学时)-食品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和仪器-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第五周:食品微生物检验(2学时)-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和仪器第六周:食品质量控制(2学时)-食品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第七周:食品安全监测(2学时)-食品安全监测的概念和目标-食品安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第八周:食品添加剂分析(2学时)-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第十周:食品味觉分析(2学时)-食品味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食品味觉分析的方法和仪器第十一周:食品色泽分析(2学时)-食品色泽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食品色泽分析的方法和仪器第十二周:食品香气分析(2学时)-食品香气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食品香气分析的方法和仪器第十三周:食品口感分析(2学时)-食品口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食品口感分析的方法和仪器第十四周:课程总结与复习(2学时)九、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30%):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50%):结合书面和实际题型,全面考察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能力。十、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实验室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十一、备注: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应能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测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