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doc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用越来越强大。再加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舆论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情况,几乎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舆论灭火器”失灵。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执政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领导干部面对媒体不知所措,表现为“一防二怕三应付”即:一防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二怕网络。比记者更可怕的还有一个源----互联网,网络传播速度太快,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领导更怕网络;三应付,就是当记者出现后,被动仓猝接招,以求敷衍了事。由于这些领导干部的“一防二怕三应付”,使其在与媒体打交道时,窘态百出:(1)装腔作势,缺乏诚意;(2)东躲西藏,无可奉告;(3)居高临下,傲慢无理。“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4)语无伦次,言语乏味;(5)信口开河,乱下结论;(6)上下推诿,不负责任;(7)百般封堵,肆意阻拦;(8)乱用警力,抓捕记者。如何面对媒体?善用媒体?善待记者?应对记者?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件大事,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考验。我想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遵循“正面、真诚、主动、为我所用”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确认识媒体、记者及其作用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分为报刊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网络记者。媒体、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二、正确认识“应付”与“应对”的不同作用所谓“应付”就是敷衍了事,将就,凑合。是被动的,是舆情出现后被动的对付;而“应对”是采取措施、对策主动应付出现的一些事情。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应对”,绝不能“应付”。应付只能应来危机,应来麻烦;应对则会带来转机,带来机遇,带来民众的理解支持,带来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三、积极主动,掌握“第一时间发言的艺术”要努力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敏锐性,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当地第一媒体传达第一声音。——对于重要工作安排部署,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可能参与此项工作,应作好舆情风险评估,写好评估方案,做好应对预案。——对于已明知记者要采访时,最好想尽各种办法提前了解来访媒体、记者的基本情况,关注点、记者采访的兴奋点,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应对之策,避免被动接访。——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应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班子,落实应对方案,明确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开通官方微博。公布事件真象、已采取措施和即将采取的办法,并且对于事件处理中关节点、网民关注的热点及处理结果即时发布。网络发言人在适当时机应利用网络逐渐转移网民视线,推荐本地特色产业,以达到化解危机,为我所用的目的。四、摆正位置,坦诚面对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如实向人民讲清发生所经历的事情,报告所采取的措施,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干部不能把媒体当成自己的对立面,当成执政党的对立面,当成挑错、添错、找麻烦的对象。错把庸俗的歌功颂德当成“正面报道”,把健康的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把提出敏感问题的记者当成“敌人”。坦诚相待媒体一定会得到同情、凉解、包容和道义上的支持。五、个人要襟怀坦白,知无不言,做到口径前后一致作为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害怕群众、隐瞒群众、欺骗群众,除个别涉及法定隐私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要保密外,一般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在应对中特别应注意前后口径的一致,不能今天一种说法,明天一种表述,让记者觉得你是在编故事戏弄他,从而带来危机。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通情达理的、最善良的,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天底下最顾全大局的。不能简单地以“顾全大局”为借口,“瞒”、“骗”、“捂”、“拖”,争取主动权是最明智的。六、勤练内功,积累知识,提高应对艺术大多数领导干部上任前没有经过应对新闻媒体的专业培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