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 (全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 (全文).pdf

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当前急诊科已发展成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医疗中心,不仅负责急诊患者的日常救治,更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的“排头兵”,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急诊科首当其冲,许多医护人员被感染后仍坚持工作,经历了严峻的考验[1]。新冠感染疫情突显出急诊科在我国传染病救治体系中的重要性,但也暴露出急诊科传染病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急诊科是许多传染病患者急性发病时的首诊场所,且急诊患者流动性大、人群密集、诊疗环节多,因此急诊医护人员普遍面临较高的暴露风险[2],在防护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交叉感染,甚至是院内暴发和流行[3]。因此,如何在急危重症救治的同时做好传染病的防护工作是急诊科面临的新挑战,但目前针对急诊科的防护措施仍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部分指导性文件、指南和共识存在争议或不够明确,可能导致急诊医护人员防护不足。此共识旨在提升急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1方法本共识采用关键词“(Emergency”“Infectiousdisease”“Contagiousdisease”“Communicativedisease”“Protection”“Precautions”“Consensus”“Guideline”;“急诊”“传染病”“防护”“防控”“专家共识”“指南”)对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截至2024年1月20日),排除动物实验及与传染病防控不相关的研究,同时查阅相关政府文件及专家指导性文本,结合我国临床实践中急诊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经相关领域专家线上和线下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投票表决,决定每条意见的推荐强度。根据专家组意见将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弱反对和强反对。2推荐内容本共识从传染病防控制度、人员教育培训、预检分诊要求、隔离病房设置、防护措施规范、职业暴露处置等方面制定推荐意见,为我国急诊科医护人员日常传染病防护提供参考。2.1传染病防控制度我国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1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4]。其中部分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简单、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需要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等途径传播,如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露出我国急诊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和机制体制问题,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6],强调全面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因此急诊科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急诊传染病防控体系。急诊医护人员面临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急诊科应在多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制定传染病防控相关的制度、措施和流程[7-8],包括传染病高风险患者的就诊、抢救、留观及住院流程,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闭环管理、转运方案和应急预案[9],以及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等制度[10-11],以确保急诊防疫工作规范化,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具体的制度管理和防控措施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12-16]。推荐意见1:急诊科应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快健全急诊传染病防控体系。(推荐等级:强推荐)2.2人员培训教育临床实践表明,合理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阻断疾病传播[17],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地救治高风险患者[18-19]。急诊医护人员规范执行防护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护能力,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医疗结构应通过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促进急诊医护人员提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22],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发或突发疫情[23]。在新冠感染疫情流行初期,因为缺乏防护措施,短时间内即有大量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约占全部病例的10%[24]。因此,建议急诊科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护技能培训(不少于每年一次),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相关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做到有效防护。建议常规开展医疗知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和诊疗水平,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漏诊或误诊造成的院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