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傅剑华;谭子辉【摘要】Surgeryisthemaintreatmentofesophagealcancer.Esophagectomybyrighttransthoracicapproachisrecentlyrecom-mendedinChina.Minimallyinvasiveesophagectomyisfeasibleandsafewithlowperioperativemorbidityandoffersresultsthatareasgoodasopenthoractomy.Multimodaltreatment,especially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orchemotherapy,mayimprovesurviv-alandhasbecomeoneofthestandardtreatmentsforlocallyadvancedesophagealcancer.Fast-trackesophagectomymayreducelengthofhospitalstay,perioperativemorbidity,andhospitalcharges.Thesurgeryofesophagealcancertendstobeminimallyinvasive,individual,comprehensive,andstandardized.%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食管癌的最重要手段,近10年来国内推荐对胸段食管癌经右胸路径,并渐成共识;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invasiveesophagectomy,MIE)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完全可以与传统开胸手术媲美。应用综合治疗提高预后已见成效,术前放化疗和术前化疗成为当前主要手段。食管癌快速康复策略获得同行的高度关注与评价。食管癌外科趋向微创化、个体化、综合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6(043)012【总页数】4页(P507-510)【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治疗;微创治疗;综合治疗;快速康复【作者】傅剑华;谭子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州市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州市510060【正文语种】中文傅剑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EMBA,现任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单病种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致力于食管癌、肺癌的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为《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多种杂志执行编委或编委。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1998年、2006年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改进医用腔内支架”、“治疗良性狭窘医用支架”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食管癌外科手术切除率为90%~97%,死亡率低于3.5%,5年生存率30.0%~55.5%,术后肺部并发症率为20%~30%,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3%~20.5%[1-2]。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食管癌外科的现状和前景深入认识并认真思考,跟随现代外科的新理念,从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目前食管外科的热点问题阐述如下。手术入路通常根据肿瘤部位、肿瘤外侵程度、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全身心肺功能等状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部分程度上也取决于术者的评估、经验和习惯。食管癌的手术径路包括:1)经左胸入路,即Sweet术式;2)经右胸入路,包括经右胸食管癌切除,上腹游离胃,食管-胃-右胸内吻合的Ivor-Lewis术式;及经右胸切除食管癌,上腹游离胃,食管-胃-左颈吻合的Mckeown术式;3)非开胸经食管裂孔食管钝性剥脱术和食管内翻拔脱术。对于心肺功能欠佳,年龄偏大,不能耐受胸部手术,且食管肿瘤局限于T1~T2,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选择食管拔脱术。左胸入路的手术创伤相对右胸低,且吻合位置相对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低;一旦发生吻合口瘘,若引流不畅,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