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ByLaura教学目的与要求1.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简称误差。2.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3.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亦称为正确度.4、正确度:检测结果离真值的偏移程度5、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6、准确度: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正确度)与随机误差(精密度)的综合。定量试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试验一.未更改检测系统的验证1、精密度(批内、批间)2、准确度(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方法学比对)3、可报告范围(验证最大稀释倍数)4、参考区间(检测20个正常样本验证)精密度评价二、评价的基本步骤1.确定方法的质量目标,总允许误差2.选定评价指标有量值溯源的配套检测系统,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验证。不配套的检测系统:线性范围、回收和干扰试验3.收集评价的实验数据4.判断方法的临床可接收性三、评价文件(1)评价文件(2)1.批内方案2.批间方案3.EP方案(EP5-A,EP15-A)EP5-A方案1.用有量值溯源的参考物质进行测定2.使用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3.与具有量值溯源检测系统进行比对(1)EP方案(EP9-A,EP15-A)(2)简易比对方案(1)EP15-A方案测定方法计算偏移1.选择高、中、低浓度五份样本同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方法,测定其各项参数,每份样本测定2次,求其均值。3.计算与核对标准[1]计算:按PT计算方法计算偏倚。PT计算公式:(确定仪器测定值-比对仪器测定值)/确定仪器测定值×100[2]标准:偏移偏倚保持所有标本结果差异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4内检验科比对记录1.确定测量的线性范围和临床上可能出现的范围。2.取线性范围内的高值标本,用稀释液稀释,最低预期值在线性低限。3.计算回收率:在可接受范。最大稀释倍数测定4.可报告范围计算:(1)上限为线性范围上线×稀释倍数(2)下限为线性范围低限第二节定性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二、定性临床应用与分类2、定性实验的临床分类筛查实验:如便潜血、TP诊断实验:如微生物学培养与细菌鉴定确认实验:对以上已做出的检验结果进行验证和确认三、验证目的和时机(熟悉):1.目的:(1)评价各定性检测参数是否满足临床检测和认可组织的要求.(2)验证厂家提供的试剂参数能在本实验室得到重现.几个重要概念及计算公式的回顾:1.敏感性:将实际患病者正确诊断为阳性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X100%.2.特异性:指将实际无病者检测为阴性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X100%.阳性结果的可靠性(预示值):即测定为阳性的标本实际上为阳性的可能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结果的可靠性(预示值):则为一份给出阴性结果的样本实际上为阴性的可靠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一)准确度验证:1.样本的临床诊断已知(敏感性、特异性)室间质评材料(卫生部)厂商提供的已赋值的参考材料用参考方法或决定方法定值的材料(或金标准诊断的标本)。选取40份(20份)样本,最好阴阳性各半↓随机盲法重新分号↓检测样本↓将所有检测结果汇总填表↓计算评价性能指标敏感度=100%×[A/(A+C)]特异性=100%×[D/(B+D)]相关样本的患病率=100%×[(A+C)/N]阳性结果预测值(PVP)=100%×[A/(A+B)]阴性结果预测值(PVN)=100%×[D/(C+D)]方法效率(正确率)=100%×[(A+D)/N]2.样本的临床诊断未知(符合性)选取40份(20份)样本,最好阴阳性各半↓随机每8(4)份分成一组↓两种方法(或两台仪器)每天平行检测一组样本↓将所有检测结果汇总↓评价符合率阳性符合率=100%×[a/(a+c)]阴性符合率=100%×[d/(b+d)]总符合率=100%×[(a+d)/n]更换批号的简易比对:新鲜患者血清阴性2例,阳性3例,阳性包含有S/CO高、中、低值,用新旧批号试剂检测。低值避开“灰区”夹心法:S/CO低值1.2-3竞争法:S/CO低值0.4-0.6判断标准:符合率为100%为可接受。二.精密度验证:1.批内精密度:同一份样本在同一批次内平行重复检测20次.然后计算均值,SD和CV.2.批间精密度:同一份样本连续检测20天,每天平行检测双孔.然后计算均值,SD和CV.注意:1.用S/CO比值进行统计计算.2.最好选择临界值,或弱阳性样本.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