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一讲马丽.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一讲马丽.doc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一讲马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一讲青少年的学习什么是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概念。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通过实践或者练习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次广义的学习概念,专指人类的学习。其这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概念。即指在校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简述学习的实质和主要类型。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重在强化训练。当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本质是主体的建构活动,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哲学界认为,哲学界提出,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活动。伽德默尔说过:教育哲学: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桑新民,2005)总的来讲,目前学术界对学习实质的认识,普遍强调学习中个体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越来越逼近对学习实质问题的深层理解。目前国外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索里(1983)把学习类型分为五种:1、联想性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2、(尝试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3、模仿性学习;4、顿悟性学习;5、含有推理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家加涅则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其中智慧技能的学习中分别为:1、连锁学习;2、辨别学习;3、具体概念的学习;4、定义概念的学习;5、规则的学习;6、高级规则的学习(相当于解决问题)。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而后者又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安德森(1983)将知识学习划分为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梅耶则提出了语义性学习、程序性学习、策略性学习这样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斯皮罗将知识划分“结构良好的知识”与“结构不良的知识”这样两种类型。简述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观察力从缺乏系统性的、模糊笼统的知觉到有目的的、精确的知觉;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不强;机械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意义记忆开始发展;想象力富于现实性,年级越高有意想象及想象创造的成分越多。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之后,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平衡性,并且缺乏批判性,因此小学儿童的思维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儿童的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逐步减弱,社会因素的比重和性格中的独立成分越来越多,但缺乏适当的自控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具体的、片面的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逐步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来评价和协调自身的行为,由他律到自律,并在道德言行上出现分化;随着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从信任权威到开始表现具有批判性的思考,并具有更加平等的同伴关系。举例说明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青少年阶段,特别是中学青少年面临的三大难关:学业关、心理关、人际关。而核心则是学业关。目前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几乎处于教师满堂灌、学生默默听的状态。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中学6年阶段属于高级知识学习的最关键时期,各门课程量多、难度大,尤其是数学、物理和外语的“学业关”一般学生比较难过,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组织和方法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能水平,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持续积累知识,提高品德和智力水平。评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启示。内容: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得的行为过程。步骤: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积极意义: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着重强调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替代强化。观察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