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区域经济学.doc

区域经济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伴随着2008年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马英九上台,两岸多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共同认识到,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的大陆与台湾,不应置身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之外,两岸同胞期盼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两岸敌对紧张关系得到有效缓解,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台湾在经济腾飞后实行民主改革,两岸在探亲、旅游、经济等领域开始合作,尤其台商在大陆投资,及大陆对台湾产品的需求,两岸经济互补,促进双方的发展。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已经开始发展,尤其在西方第二次产业转移,台湾接受西方过剩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台湾经济趋于稳定之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上首先采取了替代进口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及对改善国际收支有帮助的产业,即发展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能增加就业及自己能够生产的民生工业,以替代进口产品,节省外汇开支。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台湾重点发展纺织、食品、水泥、塑胶等民生工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在大陆的黄金与机器、美国的经援、战后重建、土地改革、进口替代等诸多因素纵横交错影响下,台湾经济很快走出泥滩。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台湾新台币开始被迫大幅升值,接着工资迅速上涨,土地价格飙升,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又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1986年,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于是台湾开始走向了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随后,台湾当局又进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在美国压力下逐步开放内部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达到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之目的。然而,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夕阳产业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于是80年代后期起,台湾传统产业迅速向大陆、东南亚转移。从此时起,对外投资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特征。在80年代,大陆经济的处于发展关键期,需要台湾的相对优势的科技和资金优势,所以两岸在以后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台湾在技术和资本向大陆转移,即获得投资收益,又促进大陆发展,两岸形成良性互补发展。台湾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的外移,则为岛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也得以迅速转型。200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已占了GDP的65%以上,成为台湾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内部,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则成为台湾支柱性产业,技术密集性产品也成为新的出口主力。大陆经过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多年,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造成十几倍,成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部门齐全,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强大竞争力;而台湾最近十年因为内部斗争及两岸相对紧张的关系拖累,加上内部产业升级无法很好解决,台湾经济开始下滑,与大陆的经济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台湾在高科技领域、服务贸易、医疗、金融等行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大陆在相关领域缺乏竞争力,在制造业却十分有国际竞争力。两岸在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可以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发展,为两岸人民谋福利。虽然两岸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但随着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泛绿阵营为首台独势力合法上台,陈水扁大肆宣扬台独,两岸对立严重,并且有恶化趋势,战云密布。政治军事上对立,严重阻碍经济文化发展,两岸虽然在经济继续合作,但严重滞后,合作部门稀少。经过几十年发展,两岸经贸往来紧密,合作领域部门愈来愈多,联系相关度度愈来愈深,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的决定性因素,大陆市场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阻碍两岸经贸关系自然就阻碍了台湾经济增长。台湾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是服务业扩展外部市场,都无法离开大陆庞大市场的支撑,双向开放才是台湾摆脱经济困局的根本出路。2010年6月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海峡两岸的合作进入新的高度和深度,增加两岸合作的稳定性和法理性。框架协议是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协议。一是双方着眼于两岸全局利益,做到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务实协商、合理安排;二是双方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彼此关切,结合两岸产业互补性,达成了一个规模大、覆盖面广的早期收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