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颈部疾病专题知识讲座颈部肿块1、颈部分区及常见疾病1)颈前区:颌下颏下区:淋巴结炎、颌下腺炎、颏下皮样囊肿颈前正中区: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舌管囊肿2)颈侧区胸锁乳突肌区:转移癌、恶性淋巴瘤、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动脉体瘤等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枕三角):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囊状淋巴管瘤、血管瘤等锁骨上三角:转移癌(左侧称Virchow淋巴结)、淋巴结结核2、颈部肿块的分类及临床特点1)先天性:多发于青少年,病程常以年计,一般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B超检查呈囊性。有时继发感染后形成瘘。常见有:鳃裂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皮样囊肿、囊性水瘤、血管瘤等。2)炎症:急性炎症:具有红肿热痛的特征。病程以天计。慢性炎症:一般指慢性淋巴结炎,肿块较小,病程较长,无痛,触之滑动。淋巴结结核:多个淋巴结肿大,进而融合成团块状,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3)肿瘤:良性肿瘤:单个圆形肿块,质地中等,境界清楚,活动度较好,生长缓慢,B超检查多呈实性。常见有: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腮腺混合瘤、颌下腺混合瘤、甲状腺腺瘤等。恶性肿瘤:初为单个,迅速发展为多个,融合成团块状,质硬,不易推动,病程常仅数周或数月。恶性肿瘤又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常见有:唾液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3、颈部肿块的诊断1)病史分析: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肿块的发展速度以及肿块有无疼痛等。Skandalakis等提出“7”字规律,即7天者多为炎症;7个月者多为肿瘤;7年者多为先天性肿块。2)检查方法:(1)理学检查:肿块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肿块质地、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有无血管杂音。(2)穿刺针吸活检:安全、方便、快速、创伤性小,阳性率可达80%,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切除或切取活检:经多方检查与穿刺针吸活检仍未能确定肿块性质者方可采用此法。搏动性肿块禁忌切检。(4)超声检查:鉴别囊实性,肿块数目、有无被膜、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5)影像检查:X平片、CT、MRI等附:颈部肿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颈部肿块20%甲状腺肿块80%非甲状腺肿块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80%新生物20%良性肿瘤80%恶性肿瘤20%原发性肿瘤80%转移性肿瘤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80%原发灶在锁骨上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1)甲状腺疾病分类急性炎症亚急性慢性(桥本病)甲毒性甲状腺肿状腺体肿大腺单纯性甲状腺肿疾良性肿瘤:甲状腺腺瘤(包括高功能腺瘤)病甲状腺癌(乳头状、滤泡状、髓样癌、未分化)恶性肿瘤淋巴瘤其他(鳞癌、肉瘤、转移癌等)2)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理学性状特点(形状、边界、质地、压痛、光滑度、移动度等)①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桥本氏病):弥漫性结节性肿大,边界欠清,质韧,多无压痛,表面不光滑,随吞咽活动。②腺体肿大(如甲状腺肿):弥漫性肿大,边界欠清,质软,无压痛,表面光滑,随吞咽活动。结节性肿大则质稍硬,表面不光滑。③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无压痛,表面光滑,随吞咽活动。④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边界不清,质地坚硬,无压痛,表面不光滑,随吞咽活动度差。3)甲状腺疾病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①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盖氏公式:BMR=(脉率+脉压)—111,正常为±10%。意义:了解甲状腺功能。②甲状腺摄131碘率:正常:3小时5~25%,24小时20~50%,高峰出现在24小时。意义: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③T3、T4,TSH,FT3、FT4、FTSH,TGA、TMA意义:显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关系。④放射性核素显像:(常用131I)根据甲状腺图像上肿块部位摄131I功能情况,将肿块分为热、温、凉、冷四类。意义:了解肿块功能及为判断肿块的良、恶性提供参考。常见甲状腺疾病的鉴别5、常见甲状腺疾病的处理原则1)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加甲状腺素2)慢性甲状腺炎一般不宜手术,以补充甲状腺素为主。3)单纯性甲状腺肿,补充碘和甲状腺素,过大引起压迫症状、继发功能亢进或癌变则手术治疗。4)良性肿瘤早期手术,行患侧腺叶次全或全切除术。5)甲状腺癌除未分化癌外,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癌肿侵犯一侧腺叶,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加或不加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癌肿侵犯两叶,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颈淋巴结转移时应行颈淋巴结清扫,一般不做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癌术后应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6)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①手术适应症: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的甲亢;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后复发者。②手术禁忌症:青少年患者;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③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