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备课(08语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教学论备课(08语文).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备课(08语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简介小学语文教学法》现代课程论者泰勒认为,构成一门课程的四大基石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目标: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听课、评课、制定教学计划、钻研教材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语文检测评价。课程内容:?教材:《小学课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8课时?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4课时?(补充调整)新课程小学语文实验教材4课时?第三章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10课时?第四章阅读教学20课时第五章口语交际教学6课时第六章习作教学10课时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6课时课外课程资源:?除了教材,网络、图书馆、小学语文教学一线都蕴涵丰富的本课程学习资源。?推介几位小学语文教学的名家:于永正、王崧舟、支玉恒、窦桂梅、张万化、李吉林、贾志敏、斯霞、薛法根-----?课程课外阅读书目、网站与杂志推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8年修订版。《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杨九俊吴永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钢蔡守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小学探究型课程案例100例》王厥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杨颖,关文信,赵晶红·首都师大出版社2003.5《构建生活的课堂——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杨金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我们怎样学语文》王丽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录》周一贯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教海漫记》中国矿业出版社,于永正著,2004年版?《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编首都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版《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语文卷)》,〈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语文教学优课论》周一贯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欣赏与评析》,支玉恒着,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王崧舟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窦桂梅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课堂情趣与智慧》,支玉恒着,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年版。《我的语文教学观》张庆,江苏教育出版社?????????《学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叶圣陶教育文集》《李吉林与情境教学》《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王崧舟《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小学语文电子课本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讲授讨论、自学笔记、备课试教、实践反思,在加强理论储备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评价考核:注重平时学习的情意态度与过程方法,做到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综合评价相结合。具体要求:准备一个硬皮笔记本或专门的讲义夹或网络文件夹。用于课堂笔记、课外自学,积累教例与操作练习。从容量、质量、书写排版等要素考评。初步尝试设计教学方案,按要求完成练习。积极参与课堂,每学期须有提问质疑发言试讲的成绩记录。从课堂实践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考评。以上课外积累、书面练习、课堂参与三项各以15﹪计入总成绩。学期末组织阶段性综合考试,成绩以40﹪计笔试总成绩。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1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一、语文素养的内涵。?恰当理解语文这一概念。语是口头语,文是书面语。语文是口语听说与书面语读写的综合。叶圣陶认为:语文即是听说读写。?学校学习的重点是书面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文”的内涵会有不同侧重。语文学习初始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大体经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几个层级。?新课程第一次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具有时间性,是长期修习、终身培育的结果。不以入学之时为起点,也不以毕业之日为终点。素养这一概念还具有综合性,是态度习惯、思想情感、语文能力、习惯方法、思维审美、个性人格等要素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