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荷重心:不重合时→偶极→极性分子重合时→不具有偶极→非极性分子电偶极矩分子极性的类型2.固有偶极—产生取向力3.瞬时偶极—产生色散作用1.5.2分子间力1.色散力2.诱导力3.取向力——由固有偶极分子间力的特点2.分子间力作用的范围很小(一般是300~500pm)分子间力是短程力,它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加,分子间作用力(能)以其六次方的关系减小.因此,在液态或固态的情况下,分子间力比较显著,而在气态时,分子间力很小,往往可忽略.3.分子间力与化学键不同分子间力既无确定方向,又无饱和性.分子间作用力(能)一般只有每摩尔几千焦至几十千焦,比化学键键能小1~2个数量级;分子间力主要影响属于分子晶体类型物质的物理性质,而它们的化学键则主要影响的是化学性质.分子间力与物性的关系4氢键(1)形成的条件(2)氢键的类型——分子间氢键与分子内氢键(3)氢键的性质(4)氢键对物性的影响b.分子内氢键②对溶解度的影响例如: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而CH4溶解度小得多。氢键对生命的意义可以燃烧的冰——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