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ppt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年来,随着导管介入技术、肝移植技术、免疫抵制剂、广谱抗生素以及各种诊疗操作在肝病诊疗中的应用,晚期肝病并发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导致冶疗难度加大,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了解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对115例重肝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组:为1997年2月~2002年6月住院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115例,其中男49例,女66例,平均(37.2±21.5)岁,平均住(24.0±18.7)天。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肝23例,慢性重肝9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无真菌感染的重肝患者115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67例,平均(42.8±15.9)岁,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肝24例,慢性重肝91例,各种因素与研究组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制方案》中重肝诊断标准。医院真菌感染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诊断标准,同一种标本(如血、尿、痰、粪等)连续2次涂片查到或培养出同一种真菌,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诊断。3、方法:记录重肝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感染期限、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记录腹腔穿刺、导管介入、胃镜检查次数;观察应用抗生素、激素和抗真菌治疗情况、症状体征的变化。疾病严重程度采用APACHEⅢ记分。按下例标准评定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真菌感染前3周使用广谱抗生素;前30天累计使用激素相当于强的松>100mg;前60天接受腹腔穿刺、胃镜或介入等侵袭性诊疗操作;前15天合并感染;血白细胞减少。4、真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实验:真菌培养采用沙保罗培养基,温度35℃,时间24小时。真菌鉴定用AMS120型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真菌药敏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5、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医院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其构成比见表1,其中2个部位同时感染有15例,3个部位同时感染有7例。表1医院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其构成感染部位(标本)感染例数构成比(%)上呼吸道(咽拭子)1613.9下呼吸道(痰)1513.0腹腔(腹水)4740.9胃肠道(粪)2521.8泌尿道(尿)97.8血液(血)32.62、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其药敏试验:本组患者用真菌培养共分离获得真菌136株,主要感染菌为白色念珠菌,占67.6%,白假丝酵母菌,占12.5%,(表2、3)。菌种株数构成比白色念珠菌9267.9白假丝酵母菌1712.5光滑假丝酵母菌118.1热带假丝酵母菌85.9清酒假丝酵母菌53.7曲霉菌32.2表2真菌感染的菌种种类及其构成比(%)表35种真菌药物对136株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株(%)〕菌种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白色念珠菌85(92.4)92(100.0)85(92.4)88(95.6)90(97.8)白假丝酵母菌17(100.0)17(100.0)17(100.0)15(88.3)15(88.2)光滑假丝酵母菌9(81.8)6(54.5)6(54.5)6(54.5)6(54.5)热带假丝酵母菌6(75.0)6(75.0)7(87.5)6(75.0)6(75.0)清酒假丝酵母菌5(100.0)3(60.0)5(100.0)3(60.0)3(60.0)曲霉菌2(66.6)2(66.6)2(66.6)2(66.6)2(66.6)3、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肠道感染以腹痛、腹泻为主。腹腔感染与原发性腹膜炎相似,但多数病例腹膜刺激征不典型,腹部柔韧感突出.真菌性肺炎病例均发热,甚至高热不退、咳嗽、咳痰,胸片为典型性棉花团样阴影,部分呈间质性肺炎改变。抗菌治疗:41例患者口服酮康唑200mg,2次/天,配伍口服制霉菌素100mg,1次/天,疗程6~58天,平均13.5天。74例病例接受氟康唑200mg,口服或静脉滴注1~2次/天;对腹腔感染者同时隔日腹腔内注射氟康唑200mg,疗程7~47天,平均14天。4、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见表4。真菌感染94.8%的患者接受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防制细菌感染,多为头胞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平均2种,最多应用4种。表4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例(%)〕组别例数应用抗生素应用激素白细胞减少疾病严重程度侵袭性诊疗操作研究组115109(94.08)95(82.6)78(67.8)68±2492(80.0)对照组11595(82.6)80(69.6)55(47.8)53±2372(62.6)卡方值8.505.379.438.50u=3.90P值<0.01<0.05<0.01<0.01<0.015、临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