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高考风向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ⅰ 第七单元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年 高考风向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ⅰ 第七单元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ppt

2013年高考风向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ⅰ第七单元第13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考纲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冷战”的兴起(2)表现(3)影响①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2.“冷战”中的“热战”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原因:“二战”后______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求得自身的(3)发展:建立了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③日本政府重视_____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制定________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表现:1956~1972年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一、“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的原因4.“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导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并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材料一材料三材料五史料点拨: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美日关系的变化,说明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双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一、材料二说明美国控制日本,这是由于日本在“二战”中战败的结果,也是因为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而这时由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同时美国实力相对削弱。材料五说明美国与日本继续发展“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这是由两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决定的。◎真题实战◎1.(2011年广东文综)“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解析】选A。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和渗透。2.(2010年广东文综)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3.(2011年山东文综)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模拟演练◎1.(2011年广东肇庆二模文综)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2.(2012届广东湛江二中高三文综第三次月考)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识3.(2011年广东江门一模文综)“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解析】选B。“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实质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提出的“三和”方针,实质是想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而美国的“和平演变”是要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独霸世界。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2.(2011年福建龙岩质检)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3.对两极格局形成的解释有误的是(4.(2012年广东佛山高三质检)《全球通史》指出:“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此局面开始于5.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