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及调整表格。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表格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四课的内容。表格制作是word软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通过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表格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30分钟左右。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操作计算机的一般水平和能力。学生会打开word软件,并能够输入文字,美化文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过表格,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他们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因此,课堂上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信息加工的全过程,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表格的创建、表格中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调整。难点:调整表格的位置、大小、表格行高与列宽的方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教学课件;练习用的word文档发送到学生机上;学生自备《信息技术》课本及《练习与评价手册》。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展示两份作品的对比,一份是文字描述,另一份是表格,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感受表格的优点。适时引导: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表格,(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表格)课程表、调查表等等,进一步感受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表格有初步感知,知道表格的优点,使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二)感知操作,学习新知1.教师引领:认识表格引领学生观察表格的共同特点——横线、竖线、文字。(课件演示)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通过学生观察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认识行、列、单元格,为下面制作出正确的表格打下扎实基础。]2.自主学习:创建表格并输入文字(1)课件出示任务:制作作息时间表,教师提示制作表格的过程。(2)提示和要求: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命令创建表格;表格建好后,在单元格中单击,就可以输入文字了,字体字号设置的方法与在文本中的方法一致。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本P21~22页的内容,自主解决。(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让学生讲解具体操作过程,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让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演示,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通过教师的适当补充,可以将学习自主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并使其学会遇到问题采用不同的途径来解决。]3.合作探究: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行高,设置表格中的文字对齐方式(1)任务导入:展示两份表格(一份是刚刚创建完成的;另一份是调整到适合纸张的大小,行、列的调整也适合表格的需要)让学生观察两份表格的不同之处,发表自己的见解。(2)提示和要求:请同学们参照课本P23~24页的内容,调整自己的表格大小、行高、列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行高调整了,但表格中的文字却一直居于单元格的左上角,不美观。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以参照课本P22~23页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4)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让学生讲解具体操作过程,教师适当引导与补充。[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本环节中我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同时,教师的适时引导,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章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同时,多层任务也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得个体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三)实践运用,提高发展(1)提出任务:制作读书调查表。课件出示读书调查表范例,引导: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这个表格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先输入标题,再创建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