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第四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强国路之省思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乱世纳贤欲强国(背景篇)回忆第三课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知识内容,概括春秋战国前的时代背景“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记》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外交处境如何?当时秦国国君是谁?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如何反应?破旧立新图霸业(内容篇)1、预习课本P21-P23,按照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梳理商鞅在这些领域的相应措施。项目措施军事经济政治思想社会习俗2、【知识深化】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利的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试从破旧立新的角度论述“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商鞅变法的特点?4、【探究活动】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摘编自《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材料二: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分析商鞅变法遵守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愚民、辱民和穷民”。商君身死法未变千古功过凭谁论(认识评价篇)【追溯历史展望未来】1、商鞅变法之后:行法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曰:相秦不以百姓为事秦俗日败。……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二十年: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前338年)百年: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前260年)灭周,迁九鼎于咸阳(前256年)百三十年: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百五十年:(刘邦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前206年)问题一:研读材料,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以及对中国后世的作用。(提示: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句)2、二百二十五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134年)三百年:汉宣帝:霸王道杂之(前73-前48年)二千年:百代都行秦政法问题二:根据材料回答秦朝之后的王朝吸取教训之后形成怎样的治国理念?3、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和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商鞅的制度成就,确实达到了“片面的深刻”。而这种“片面”性,很可能既是此后秦帝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问题三:根据材料分析秦国成功之处在于何处,又存在什么问题?【情感升华】如今的新中国已走过41个改革的年头,我们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前进,不断深化。学习商鞅治国理念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谈谈你的认识。(提示:可以从国家与人民的角度、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当堂检测】1.《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A、军功爵制B、什伍制度C、废除井田D、建立县制4、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①顺应历史潮流②商鞅不畏强权,执法如山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有关()A、允许工商者人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6、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A、宣传法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