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doc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视操作和理解,发展能力和意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河师大实验中学·孟晓【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验证能力、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及探究意识。【关键词】操作,理解,能力,意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化学教学以实验为主,演示实验及学生探究实验占90%以上。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作风和习惯;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科学探究、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化学实验更是举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近几年中考试题逐步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试题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考题的综合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所有这些都促使着化学教师不断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本文就如何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本人的做法和体会。一、在实验教学中要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初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分为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取及净化、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五部分内容,其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其他实验的基本功。在实验教学和中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使学生能叫出常见仪器的名称,掌握它们的性能,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2.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收集、过滤、蒸发、溶液配制等基本操作,懂得操作的原理。3.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用实验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及浓盐酸与浓硫酸,学会用指示剂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4.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并填写实验报告。二、密切联系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解答具体的实验问题,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化学实验是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对实验基本操作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例:①酒精使用完毕,为什么要用灯冒盖灭火焰,而不用嘴吹灭;②为什么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③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什么导管口要接近到集气瓶的底部。上述问题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操作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的能否成功,也反映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在实验复习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这方面的实验习题,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三、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结论是依据实验现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去分析、推理、验证得到的。因此,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整、准确的记录,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对一个化学实验,要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观察:1.仪器装置特点。2.实验药品的颜色、状态、气味及用量等。3.反应条件是什么。如加热、高温、点燃、通电、催化剂等。4.反应中产生了那些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发声现象,有无溶解、沉淀、逸出气体、产生气味等现象。5.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实验过程等。6.注意反应的瞬间变化及反应的微弱或缓慢变化等。在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注意抓反应中的主要现象和实验的本质。同时,记录实验现象时要重点突出、内容真实准确、语言简明、层次清楚,不要把反应原理当作实验现象记录。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应记录为“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记录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握实验条件的控制要点,找出实验成败的关键及失败的原因。四、改变实验形式,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在实验教学或实验复习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改变原来的实验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其具体做法是:1.将教材中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的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观察、描述、得出结论,进行误差分析。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等。2.改一次性学生实验为多次性随堂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条件等实验。3.改进并引申实验。通过对一类实验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和不同装置的实验比较,明确利弊,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如用不同方法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