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用户整理版.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科学教案用户整理版.docx

中班科学教案_13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九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科学教案篇1【设计意图】四岁左右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存在好奇心,最近孩子们迷恋对车的认识和讨论,看到他们对车辆的不断探索,我非常的欣喜。救护车和消防车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帮助和求救时的车辆,同时它们还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认识救护车和消防车。【活动目标】1、认识救护车和消防车的外形特征。2、了解救护车和消防车的特殊用途,能正确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3、体验情景游戏的快乐。【重点难点】知道救护车和消防车的外形特征;了解救护车和消防车的特殊用途,能正确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活动准备】PPT、玩具模型救护车和消防车【活动过程】一、提问引起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车吗?喜欢那些车?幼儿自由发表已有经验。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辆车和小朋友玩游戏,教师说救护车和消防车的外形特征幼儿猜猜老师说的什么车。例如:身穿大红装,扶梯背上抗,水柱高高冲,皮管粗又长。(消防车)方方白车厢,十字放红光,铃声叮当响,车辆快快让。(救护车)二、看PPT图片,认识救护车和消防车的特征1、图一救护车引导幼儿说出救护车是白色车身,红色十字标志,有报警器,车门在后面以方便担架出入。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救护车的声音像:生病的人哎呦哎呦————2、图二消防车引导幼儿说出消防车的车身是红色,有升降架、喷水管,有警报器。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消防车的声音像:着火啦——很长3、对比救护车和消防车的外形特征和所需拨打电话号码。(1)出示救护车和消防车,引导幼儿说出两辆车的不同特征如:颜色、标志性特征、声音(点击播放救护车和消防车的警报声让幼儿说出是谁发出的声音)(2)出示120和119的.电话号码,引导幼儿知道电话号码对应的求救车辆。三、对应救护车和消防车的用途1、图一生病了(引导幼儿对应拨打电话号码叫救护车来救人)2、图二着火了(引导幼儿对应拨打电话号码叫消防车来灭火,同时叫救护车救人)四、情境游戏游戏一:教师扮羊村村长生病了,部分幼儿扮小羊拨打电话号码,部分扮救护车和救护人员救人。要求:能按照游戏情节有秩序的进行游戏活动。游戏二:灰太狼来羊村干坏事把房子点着了,该怎么办?幼儿部分扮救护车救人,部分扮消防车灭火。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救护车和消防车,知道了它们特征和用途。这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我们能不能随便拨打?不能,因为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耽误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活动延伸:让我们在美工区和小朋友们画画救护车和消防车,并尝试制作救护车和消防车。在语言区学学救护车和消防车的谜语儿歌。尝试带领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去医院和消防站,真实体验救护人员和消防员的工作,充分感知救护车和消防车的作用。【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清楚准确的说出救护车和消防车的特征,并在游戏中感知运用学习经验,达到教学目的。游戏环节中也非常开心,互动自然,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延伸中如果能让孩子们去医院和消防站,真实体验救护人员和消防员的工作,充分感知救护车和消防车的作用,活动才能得以升华中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知识)2、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能力)3、在活动中较专注的操作,并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情感)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A4纸幼儿每人一张、玩具积木若干、记录单、笔。活动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的话题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看!是什么?(纸)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画画、剪纸、折纸等)”2、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这张纸的用处特别的多,它的神奇之处你一会儿也会慢慢的发现。现在你先想办法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试一试。”;(幼儿每人一张纸,自由探索)3、初步尝试发现纸可以承重(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都能让纸站起来,那这张神奇的纸上能不能放东西呢?”(能或不能)(2)“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那请你拿一个玩具先来试一试”(幼儿动手尝试)(3)“刚刚我发现这个小朋友的站的特别稳,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导幼儿发现,放玩具时要靠近角会更稳)二、幼儿探索记录,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重量的关系1、“没放稳的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现在都能放好一块儿积木。那还能再继续放吗?”(幼儿猜测)2、幼儿尝试用记录单记录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1)“这个还得小朋友自己来尝试。现在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