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鉴别诊疗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8K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胸痛的鉴别诊疗课件.ppt

胸痛的鉴别诊疗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病因胸痛疼痛产生的机制:胸痛的分类(一)胸壁病变(一)胸壁病变(一)胸壁病变(一)胸壁病变(一)胸壁病变(二)胸腔脏器疾病(二)胸腔脏器疾病1.心血管系统疾病(3)急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时常有心前区痛,它是最初出现的症状,其程度和性质不一,轻者仅为胸闷,重者呈缩窄性或尖锐性痛,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左臂等,吸气和咳嗽时疼痛加重,可伴有干咳、嘶哑吞咽困难,发热症症状。心包摩擦音是心包炎的特异性征象。如产生积液,则心包摩擦音消失代之以心包填塞症状。心电图显示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改变,超声心动为诊断包积液的可靠方法,X线检查在积液量大时,心脏阴影普遍性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或不见。1.心血管系统疾病(4)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肺动脉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中膜将内膜和中膜分离。多发生于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峡部。其特征为突然胸骨后或心前区撕裂性剧痛或烧灼痛,放射痛可达到背、腰、骨盆、头颈、上肢甚至下肢,且伴随休克现象,但血压仍较高,即使一度下降,休克过后又复升高。患者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体格检查发现一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例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期杂音或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检查无心肌梗死的特征,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阴影增宽。CT显示内膜钙化内移,撕裂内膜瓣片表现为一略呈弧形的线性负性影,显示真腔与假腔,MRI较CT易于显示内膜瓣片及其全貌,而内膜钙化内移这一特征性CT征在MRI图像上不能显示。故综合CT和MRI各自的优点可提高主动抗脉夹层分离诊断的准确性。1.心血管系统疾病(6)心肌病可因心肌组织相对供血不足而致胸痛(7)肺动脉疾病①肺栓塞和肺梗死:肺栓塞主要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病理生理过程;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称肺梗死。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多少,所致的肺栓塞范围和发作的急缓程度,以及栓塞前的心肺状况。故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冷汗,晕劂,恶心,呕吐和焦虑等。呼吸困难呈浅而快。胸痛多为钝痛,有时为胸骨后痛,多与肺动脉高压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胸膜痛是由于栓塞部位附近的胸膜纤维素性炎症所致,常与呼吸有关。冷汗,晕厥多由巨大栓塞所致。后者为时短暂,与脑供血不足有关,咯血提示有肺梗死和充血性肺不张。巨大肺梗死可导致休克,甚至猝死。1.心血管系统疾病查体可发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发绀,肺部湿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甚至急性右心衰竭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450U、谷草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正常,血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高,D-二聚体升高。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有右心受累的表现。胸部X线表现,肺部楔形或斑片状阴影,盘状肺不张,一侧膈肌抬高,肺动脉增粗和局限性肺纹理减少;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寒最特异的方法。如肺血管腔内有充盈缺损或肺动脉有截断现象,可确诊肺栓寒。肺通气/灌注扫描,VN/QO型可诊断为肺栓塞。②肺动脉高压:Po2下降,冠脉灌注下降,心绞痛发作。1.心血管系统疾病(8)神经官能症:本症多见于女性和青年或中年人,年龄20-40岁之间,但老年人也可发病。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疼痛常为心尖、左乳房下区刺痛或刀割样痛,且多在静息时发生,与体力活动无关。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梦,食欲缺乏,头痛等,各种检查不能确定为器质性心脏病,诊断为排除性诊断。2.呼吸系统疾病特点:①胸痛因呼吸和咳嗽加剧;②局部无压痛;③咳嗽;④原发病症状和体征;⑤X线检查多可提示病变。2.呼吸系统疾病(1)胸膜疾病①胸膜炎:胸膜炎症早期先膜充血、水肿和少量纤维蛋白原渗出而无胸腔积液,即为干性胸膜炎,壁层胸膜受累时,出现胸痛吐尖锐刺痛或撕裂痛,多位于胸廓的腋前线附近,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2.呼吸系统疾病②胸膜肿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组织或胸膜下间皮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临床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分为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及弥漫性恶性间皮瘤两类,与预后有明显相关,前者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后者均为高度恶性。2.呼吸系统疾病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常起自脏层胸膜或叶间胸膜,多为单发,在两性任何年龄均发生,以40-50岁多见,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X线检查时发现,肿瘤增大或伴有胸腔积液时则有我部钝痛,气促,咳嗽,乏力,消瘦,发热等症状,X线检查表现为球形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有时可见轻度分叶。胸膜切线位X线片有时可见“胸膜斜坡征”。CT和MRI表现为紧贴胸壁的软组织肿块影,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边缘与胸壁成钝角。位于叶间裂的常呈椭圆形,边缘光滑,MRI很易显示和定位,肿瘤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