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的硫元素.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理解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的硫元素.ppt

理解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的硫元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1.知道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2.理解检验牙膏中含有的碳酸钙、甘油的化学原理,学会检验的操作方法。3.知道火柴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火柴起火的原理,理解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的硫元素、氯元素的化学原理,学会检验的操作方法。4.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检验过程,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其他物质的检验。课前自主学案名称2.牙膏中的碳酸钙、甘油的检验牙膏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羟基化合物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可产生绛蓝色的溶液,牙膏中的甘油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火柴起火的原理安全火柴的火柴盒侧面涂有______(发火剂)和Sb2S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_______、MnO2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___等。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氯酸钾等接触的红磷燃烧,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生成一定量的__________。二、实验步骤1.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方案1:取两只洁净的小烧杯,标记为甲、乙,在乙烧杯中加入10mL0.0005mol·L-1浅红色KMnO4酸性溶液。将两根安全火柴伸入甲烧杯里,再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如图所示),待火柴头烧完即将火柴移出,迅速将甲烧杯倒扣在乙烧杯上,轻轻振荡乙烧杯,可见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2:用漏斗、试管、注射器、导管等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两根安全火柴放在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燃烧。慢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抽气,让火柴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浅红色的0.0005mol·L-1KMnO4酸性溶液。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AgNO3溶液答案:B3.检验火柴头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的最佳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双氧水D.氯化钡溶液解析:选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也可能是CO2,SO2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SO2有还原性可以与H2O2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故也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硫,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可以用于检验。课堂互动讲练例1(2011年无锡高二检测)如图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检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请你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制Cu(OH)2的配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牙膏中含有一定量的甘油,其主要功能是作保湿剂,在流程图的第②步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测定澄清溶液的pH>7,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要点二例2(2011年金华高二检测)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准确量取2mL1×10-4mol·L-1KMnO4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1滴6mol·L-1H2SO4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装置,置于待测地点,缓慢抽气,每次抽气50mL。记录抽气次数,计算实验结果。请回答:(1)取出1mL此溶液后,稀释至100mL时,还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2)不直接配制1×10-4mol·L-1KMnO4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使用1×10-2mol·L-1KMnO4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实验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4)抽气速度太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