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教育目标:1、自己动手制作有线电话机,培养幼儿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比较,大致能分清声音在三种导体中的传播情况。3、培养幼儿对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教师做好的成品一个。已在底面穿好孔的旺旺牛奶罐子每人一个(半成品)、塑料绳、毛线和铁丝两人一条,教师用的钳子,幼儿记录用的纸笔。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在谈话的过程中引起幼儿对自制简易电话机的兴趣。1、你知道两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吗?2、你想不想自己拥有一部电话机呢?二、制作电话机(全班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用塑料绳做,一组用毛线做,一组用铁丝做。)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罐子,两人一根绳子,请幼儿自己结对。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将塑料绳的一端从罐子后面的`孔里钻进去,想办法打一个比孔大的结,将两个罐子系在绳子的两端。(对用铁丝制作的那组幼儿教师需要特别的帮助,帮助幼儿将结打好)三、请幼儿辨别声音并记录。1、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后,将电话线拉直,一名幼儿讲话一名幼儿听,说完后可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2、再请幼儿合作尝试听听毛线和铁丝作电话线的声音效果,请幼儿分辨听到的声音的大小效果,再记录在表格里。3、幼儿总结三种不同电话线的电话机声音的大小。4、教师小结。四、结束活动。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夏季不能吃过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产生的危害。2、能说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3、形成自我保护意识,适量食用生冷食品。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2、活动前排好情景剧。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讲故事。师:夏天到了,奇奇可高兴了。他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到各种各样冰凉的食品,可是现在他不敢多吃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观看情景剧表演)。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1)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提问:*奇奇一天里吃了哪些食品,这些食品有哪些特点?*然后发生了什么事?*妈妈带奇奇去了哪里?你觉得医生会说什么?奇奇会说什么?(2)幼儿观察并逐幅图讲述。(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奇奇一连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饮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在床上直打滚。妈妈带着奇奇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生冷食品会刺激肠胃,引起急性肠胃炎。”奇奇说:“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冷饮了。”3、活动讨论:夏天怎样消暑?(1)师:夏天,大家都喜欢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饮,怎样吃才不会生病呢?还有哪些食品既能帮助我们消暑又不会让我们生病呢?(2)请幼儿分组讨论。4、活动总结: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适量,在家听大人的话,按照大人的规定食用生冷食品,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和西瓜要放一会儿再吃。如果觉得很热,可以喝一些绿豆汤或凉开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活动反思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让幼儿更有真实感,让受过“肚子痛”折磨的幼儿产生想知道的兴趣,通过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来明白肚子痛的真正原因,让他们脑袋里有意识的抗拒会让肚子痛的东西。通过相互讨论、交流,也锻炼了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的团队意识。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小兔和兔妈妈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2、引导幼儿感受图书中表达的母爱。3、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活动准备:视频展示台、图书人手一本、图书小卡片、彩色笔、记录纸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介绍图书名称《逃家小兔》。教师:“书的名字叫什么?”幼儿猜测。教师介绍图书的名字:“逃家是什么意思?”幼儿猜测。教师:“书的封面上还有什么?”幼:“两只兔子!草……”教师:“这两只兔子会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干什么?”“猜猜兔妈妈和小兔子会谈些什么?”教师:“这本书就把兔妈妈和小兔子一起说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和小兔子到底说了些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理解第一段。(1)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内容。翻开第一页,教师:“这是谁?”“它在干吗?”幼儿:“在跑!”教师阅读第一、二行。教师:“兔妈妈在做什么?”教师阅读第三、四行!(第二页)教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教师阅读第二页(第三页)教师:“妈妈在干什么?兔妈妈变成什么了?”教师阅读第三页。(2)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句式特点。(第二页)教师:“我们看第二页,这上面画的是谁说的话?”(第三页)教师:“第三页,这上面画的是谁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