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概述:一.考纲新变化2017年全国卷高考政治大纲考查的四项能力没有变,但每项能力考查的具体层级及其内涵有四处明显变动。2016年的高考试题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方向和德育导向,17年依然会强调政治方向和德育导向,更加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树立。同时要注意题型示例及其变动情况。ⅠⅠⅠⅠ二.备考方向基于考纲的变化,2017年高考备考要关注“一体四层四翼”,继续关注“一点四面”。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方式。三.备考策略(一)夯实基础,狠抓背诵2.归纳背诵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我们精心总结了一些记忆方法和技巧。③背诵落实与检测:在背诵过程中,仅有背诵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一种有效的背诵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老师的目标。第一,背诵制度。科任教师→学科班长→组长→组员。同时,不定期的随机抽背,既对学生形成了必背的高压态势,又通过组长落实了背诵任务。第二,默写。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每节课我们都选择一些重点知识进行默写。大约在课堂上花五分钟左右默写,知识稍多,书写量较大的默写就交给学科班长,进行课后默写。第三,记忆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遗忘规律,学会同遗忘作斗争。(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背诵,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点,但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杂乱无章,答题时张冠李戴,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要把这些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把具体的知识点放到整体中去记,这就需要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特别注重知识体系图的构建,二轮复习中,特别强调背目录、画“知识树”等。比如政治生活,我们就会以下面的知识体系图来结束一本书的复习,以学生自己的讲述为主。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知识体系图。(三)转变方式,激发兴趣。学生经常觉得题目不好做,于是,我们就要求学生来当命题人。我们根据每一单元的具体内容,找到相关的时政材料,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组织答案,教师给予点评,这样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时政,关注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近命题老师,审题时能有意识地去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比如2017年两会召开后,我选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自己命题并组织答案。下面是学生的命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材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表述。材料一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材料二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中如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要怎样才能做好今年工作?(14分)(四)重视审题,归纳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进行了:1.审题训练2.小题训练3.解题技巧归纳4.关注热点,紧跟时政5.回归典型试题,寻找答题规律⒈审题训练⑴选择题,反复强调“四审”“五排”法,“四审”,即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审设问(正向或逆向)。审题肢(正确或错误);审题干预题肢的关系。“五排”,即排错法(题肢本身错误);排异法(观点正确,与题干无关);排重法(对题干的重复);排倒法(因果颠倒);排乱法(题肢的共性与个性,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