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鼠乏氧性和血液性缺氧(2011-11-1522:06:36)HYPERLINK"javascript:;"转载▼标签:HYPERLINK"http://search.sina.com.cn/?c=blog&q=??鱨??&by=tag"实验报告HYPERLINK"http://search.sina.com.cn/?c=blog&q=???&by=tag"文化分类:HYPERLINK"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205692190_1_1.html"美容空间HYPERLINK"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e12e80100gjd1.html"摘要:目的为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通过制造乏氧环境,CO中毒环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的方法复制了低张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动物缺氧模型。对缺氧后小白鼠行为状态,呼吸,皮肤口唇颜色,存活时间,肝脏颜色等生理指标变化做了仔细的观察与记录。结果和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与相关理论一致。关键词:缺氧;小白鼠;生理指标变化;实验性缺氧通过学习在动物身上复制乏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模型,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几种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机理和应对办法。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2.仪器与试剂:小白鼠缺氧瓶、CO发生装置、500ml广口瓶、剪刀、1ml注射器、手术刀、吸管、镊子、酒精灯、天平等3.药品: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4.方法4.1乏氧性缺氧(1)取1只成年小白鼠于广口瓶中,观察并记录小白鼠的一般状况、呼吸、皮肤口唇颜色(观察呼吸频率时应在小白鼠安静时迅速观察,记录10秒钟内腹部的起伏次数)。(2)将小白鼠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缺氧瓶内,用活塞塞紧瓶口,开始计时,以后每3min重复观察并记录小白鼠的各项指标变化,直至死亡。记录观察结果及存活时间。(3)将小白鼠尸体保留,待全部实验完毕后,将全部缺氧的小白鼠连同一只正常小白鼠解剖,观察肝脏颜色。4.2CO中毒性缺氧(1)如图1连接好CO发生装置。(2)将小白鼠放入500ml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CO发生装置连接。(3)用吸管吸取HCOOH3ml放入试管后,再沿管壁缓慢加入2ml浓H2SO4.(4)造模型一名同学点燃酒精灯,在试管底部均匀加热,CO即开始产生。(5)从点燃酒精灯起开始计时观察。观察指标同上,当小白鼠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时就熄灭酒精灯并立即取出小白鼠,放于通风处抢救,待小白鼠慢慢恢复正常时,再次重复上述步棸造成中毒,使其死亡。图14.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取一只成年小白鼠,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其中一只小白鼠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观察其表现,记录上述指标,直至死亡。结果:低张性缺氧小白鼠刚放入缺氧瓶时较活跃,5min后呼吸频率开始加大,并渐渐闭上眼睛,13min时开始躁动不安,20min时乱爬,呼吸变得非常急促。26min时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32min死亡。尸体解剖,肝脏呈青紫色。CO中毒性缺氧小鼠刚放入瓶内时较安静,量筒内有气泡冒出时表明已有CO通入瓶内,此时计时。4s后,开始剧烈跳跃挣扎,及时抢救回来后,再次放入瓶里时,6s后死亡。尸体全身发红,解剖后肝脏,黏膜等呈樱桃红色。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给小白鼠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后,开始没什么特别变化,17min后开始抽搐,21min24s后死亡。尸体全身青紫,腹部皮肤蓝色,肝脏深咖啡色。讨论:缺氧可对机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轻者可通过机体的代偿作用如增强呼吸运动,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需要,重者影响能量代谢,导致器官,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变化及组织器官的变性坏死。低张性缺氧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为2.6g/dl。乏氧性缺氧时,动脉血和静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而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所以肝脏为青紫色。CO中毒性缺氧血液中O2主要是以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但是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50倍,这就意味着在极低的Pco下,CO就可以剥夺O2的结合位点,从HbO2中取代O2,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死亡。由实验可见,CO与Hb的亲和力很大,结合速度很快,因此致死速度很快,小鼠的存活时间仅为6s。因为CO取代了O2与Hb结合呈樱桃红色,所以皮肤黏膜和肝脏颜色为樱桃红色。这一步实验是验证性的,通过实验结果成功的验证了以上结论。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