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集体备课318.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物理集体备课318.doc

高一物理集体备课318.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义集中学集体备课材料八义集中学集体备课材料(--)八义集中学集体备课活动材料学科物理年级高一集中活动时间2010年3月18日集体备课中心议题向心力引入演示实验: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一个小球,拴住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桌上,原来细绳处于松驰状态;b:用手轻击小球,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当绳绷直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什么力?合力的方向怎样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绳绷紧前,小球为什么做匀速直线运动?b:绳绷紧后,小球为何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引力合力仅由引力提供方向始终指向地心即圆周运动的圆心进行新课引入课题:这些合力就叫向心力教师板书:向心力: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2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猜想与假设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猜想引导学生通过P22页“做一做”得出定性的结论。3大小:Fn=mv2/rFn=mω2r【练习1】一架以400m/s速度水平飞行的飞机,飞行过程中遇到一座山,需做紧急爬升,爬升过程可以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机质量为4000千克,圆周半径为400m,求飞机爬升时需要的向心力大小。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探究实验主备人:苏东个人意见向心力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到的合外力,它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还外加一个向心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论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本质。学生对摆球受力分析GTTxTy教师启发学生得出向心力的来源。4向心力的本质:①向心力是由效果命名的力。②向心力是做匀速圆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③向心力由重力弹力摩擦力中的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来提供。学生解答体会:1、小球上升阶段速度怎样变化?2、小球下降阶段速度又怎样变化?观察研究受力分析【练习2】教材P22第2题二、变速圆周运动与一般曲线运动引导学生操作:用一条细绳系着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强调:小球在竖直面内的运动是变速圆周运动。备课组成员:讨论意见苏东: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分组实验,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一、减少由于器材引起的困难,确保实验的展开。二、通过对摆球受力分析的训练,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有利于后面的学习。三、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会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身边,对科学产生亲近感。孟伟:通过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亲身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人人参与,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活跃学生思维,并在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得出结论:合力并不通过圆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解合力设问:是向心力改变速度大小的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教师总结:根据F产生的效果,可以把F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t和指向圆心的分力Fn,Ft产生圆周切线方向的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是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一致的,它标志着物体速度发生的变化。Fn产生指向圆心的加速度,这就是向心加速度。他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表现就是速度方向的改变。仅由向心加速度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教师引导学生1.Ft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不断增加2.Ft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断减小练习题:质量为m小球被一长为L的细线系着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u,求最高点和最低点小球所受的合力,并比较。交流讨论札记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定义向心力的概念,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学生使用圆锥摆分组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更有力的说明了实验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教学中老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必要时做出指导。实验中鼓励学生敢于动手,严谨、细致、耐心地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小组之间讨论与交流,归纳结论。最后把曲线运动分割为许多很小段,每一小段可以看作圆周运的一部分。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一般运动曲线,渗透了用极限方法处理问题的思想。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可以把曲线运动分割为许多很小段,每一小段可以看作圆周运的一部分。这样在质点经过曲线某位置时,就可以采用圆周